2008年9月29日

格友大不同

攝影&文字: William Wang
地點: 吳興街丹提咖啡(2008/05/22)

盤踞網路太虛一隅,不覺已近三年,物換星移,人事變遷,這把火卻越燒越旺,各方格友齊聚,其問候之情真切,討論之心熱烈,劇院雖簡陋,竟也能蓬蓽生輝。

我曾有過和網友見面的經驗。1994年的我只有27歲,對異性充滿著幻想,那時,電腦網路也只有文字畫面的年代。我在高雄中山大學BBS站上,認識了一位異性網友,她託我休假返回台北時,幫她帶一本原文的成本會計學的教科書,我們相約在西子灣高雄中山大學校門口碰面,那時才剛有學術網路,而校園BBS站也剛開始,坊間大多數人都不知道BBS是什麼,而我卻有了第一次和網友碰面的經驗。

因為BBS上沒有相片,當年也還沒發明手機,所以大家只能用文字描述自我的特徵,並在約定好的時間出現。那天,我帶著期待的心情提早來到,好不容易碰了面,結果當然不用說,當面交了書,錢都沒拿就倉皇逃回屏東了。還好當時有「代為購書」的美好藉口,可以完美脫身,兩人在面子上,也都算還能顧全,只是後來,我認清了網路的虛幻,也就不再對那種不曾謀面的"網友"情誼,存著一絲的幻想。

話說2003年吧,為了紀錄在異鄉的歲月,我也曾在Yahoo奇摩交友網寫過一陣子網誌,每日,電腦自動送上配對清單,每個人只有三張照片的機會看清對方的盧山真面目,看得順眼,就送她一朵花,還不錯地,就送她一塊蛋榚,每天寫著日誌,偶爾彼此灌水一下,也覺得日子過得開心。

2008年9月16日

小小吃大回味

攝影& 文字: William Wang
地點: 淡水老街阿給小吃店(2008/05/22)


台北小吃的多元及豐富,可說是台北城飲食及旅遊文化特色之一。觀光客來台北,光在士林夜市、饒河夜市、臨江夜市走一圈,一邊看看風俗民情,一邊品嚐各式小吃,走馬看花,已經十分享受這樣的異國氣氛。接下來要走的地方還多著,日月潭、阿里山、墾丁、花東濱海公路.....一路上有吃不完的特色餐。

在國外求學工作,懷念的總是家鄉的小吃,在舊金山的老姐,每次回台北,一個勁的狂吃小攤。她問我,當年在上海工作時最想吃台灣的什麼小吃,我說,那當然是土魚魠魚羹、高麗菜生炒花枝、炒米粉........;她則偏愛蚵仔煎、蚵仔麵線、臭豆腐、麻辣鴨血.......。之前的香港同事,每每回憶起寳島之旅,最懷念的就是在台北某個夜市裡,香味夾雜著人群,車馬雜沓聲中所吃的一攤又一攤的小食,也許小吃的名稱都記不住了,但那心中的滋味,依然無窮回味。

如果你不是一個觀光客,你一邊騎著自行車或步行,只單純想在台北吃喝玩樂,那麼,你的目標就不是那幾個知名的觀光夜市了。因為很多經典的小吃,都在老區的市場及大廟旁陋巷中,你必須像尋寶一樣的一一挖掘,一一探索。他們不會像大賣場美食小吃般一字排開,經營的時間也很短,要不是清早賣到中午,就是晚上賣到淩晨,有的更是賣完即收。價格方面亦不貴,老板似乎和你氣息相通,很單純的樂活在這都市裡,卻不積極的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