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

生活雜記(10/18-11/8)

繪畫 & 文字: William Wang
20080622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 300g 18 x 26 cm 淡彩

在美工作的老姊原排定10月11日返台探親,出發前盲腸炎發作,延了行程不說,還當天立刻動手術。對美國醫生來說,開盲腸只是一塊小蛋榚,在肚子上鑽了兩個小洞,讓內視鏡進入,再從肚臍放進手術工具,手術完成當天就出院。隔三天,她又吵著要想回台北了。

當她回來時,已是10月18日,從那天開始,全台一連下了10天雨,直到她28日回美後,天才放晴。這10天,她無處可去,整天在家看著蘇花公路大雨坍方,及陸人罹難的消息。

她很慶幸,不是來台灣旅行的觀光客,否則這10天,她肯定也是安排全島看颱風及下大雨。以旅行團的作風,颱風天也是照趕行程,頂多是繞著颱風轉,颱風在南,就往北跑,颱風在北,就往南行。不然,取消行程的損失算誰的啊?旅客的?還是旅行社的?

這是個零和遊戲,如果誰都不願損失,最後就是大家都沒賺到。



20100803 捷運台北市政府站遠眺101大樓(實景寫生)  15 x21 cm 160g

10月21,我送她去信義誠品,大雨滂沱,但松智路上車水馬龍,等待進入新光三越停車場的轎車,排在新舞台前的慢車道上,長長一排。一動也不動。這是台灣的另一個奇跡,「消費奇跡」。

在台灣,不到週年慶,很難讓人拿出大把的鈔票在百貨公司消費,特別台灣的百貨公司第一樓層,全以日系商品居多。近年,美中之間貿易戰爭,害慘了日本,美國不顧江湖道義,狂印美鈔,再拿那印有富蘭克林肖像印刷品,去全世界換實質商品回來,你如果向他要錢,山姆大叔就會再開印刷機印一些給你。

台灣共有三千多億美元外匯存底,這兩年來,台幣升值了三元,等於台灣白白損失近九千多億台幣。

真是「天佑美國」,原來上帝的印鈔機,寄放在他家。難怪,難怪。

日幣狂升,使日系商品,一夕之間貴上一成。再值週年慶,下殺兩成,來回竟有三成之多。請問?在這不景氣的年代,哪一種產業能有30%的利潤?對於存錢在銀行不到1%利率的台灣人來說,30%簡直就是去搶銀行。難怪颱風天拼了命也要去「血拼」。

百貨公司這些大通路商,只管週年慶已是約定俗成的台灣消費規矩,各家攤商得一律配合,折扣多少看誠意。但心事誰人知 ?歐美元狂跌,歐美精品店固然笑呵呵,但日系化妝品可能只能靠薄利多銷渡小月了。

原來用買的,也可以買垮小日本。只是說出來,你不信就是了。

如果我說這個你不信,因為你說化妝品的利潤有50%-60%,扣掉30%的折扣及10%的管銷外加10%的日幣升值,化妝品公司還是有10%的利潤。

那你可以看看,如果中國持續用美元外匯狂買日本政府公債,日幣可以升到多少,小日本會不會垮?可憐的小日本,拿了賣國的銀兩找山姆大叔兌現時,大叔又為難了。只好自動將那印有富蘭克林的印刷品貶值10%,算「殺米死」了。


20060815 台北信義誠品

看在我冒著颱風送她去誠品的份上,她為我買了林懷民的新書「高處眼亮」,並請作者本人將我名子寫在書頁上,左下方有林懷民本人的簽名。這無疑是我所收到的最佳生日禮物,但當時,我並不覺得。

那幾天,我正在閱讀徐鍾珮的「我在台北及其他」,這本書是我在住家附近的一個舊書店買的。舊書店卻是新開張的,因為舊書店內文史哲的書太少,老板為此帶我去倉庫尋找未整理上架的書籍。

倉庫是隔壁人家的院子,舊書店老板說,原本他是在網路上收舊書賣的,收到這家人時,發現老教授死了,卻留下一屋子的書,他家後人沒人想要,全賣了出來,因為收不下,就乾脆租他家院子做倉庫。我一眼就看到架上這本書及徐悲鴻的油畫和素描畫冊。問了價錢,果然所費不訾。

女作家徐鐘珮2006年過逝,他先生朱撫松(曾任外交部長)也在2008年相繼去逝,兩人均為高齡,膝下無子女,過著一世恩愛自由的生活。徐鐘佩豐富的情感和細膩的觀察力,在文章裡,俯拾可見並令人深刻感受。

我對台北有份執愛,在此生活四十五年,看到台北兩字,都令我心中怦然。女作家優美的文辭,重現外省移民由內地乘船來台的經過,並風趣描寫在台初定居時生活、社會及人文風俗,重現五0年代當時台北庶民生活的景象。

「發現了川端橋」一文,更是極美之作,不僅抒情亦多述事。對早年中正橋水源路一帶的景象,有著鮮明的描繪。可譽為台北城市文學的鼻祖。

「.....那天正當傍晚,我忽然想一看擋在橫路前的那條隆起的水源路。我想我永不會忘記我對川端橋的第一眼!太陽正落在橋的那邊,血紅金黃,橋邊一片平陽土地,河水清澈,有幾個穿著花裙的女孩子跪著洗濯衣服,橋邊一輛牛車,緩緩而行。

我呆立不動,久久無言。河裡有打漿聲,幾條藍色小艇,在夕陽下往來駛行。我看不清川端橋的全貌,在我站的地方看去,她好像是橫架淡水河的一排欄杆,欄杆那邊,水流彎彎轉過身去,這條橋正隔得恰到好處,在水天原野間,有了新奇的點綴。

我慢慢的迎著太陽走去,陽光愈來愈弱,太陽本身漸漸隱去,我呆呆渡上川端橋,轉身東望,遠處一抹青山,靠水源路旁,閒立幾棟房屋。我離橋循水源路東行,只嗅著一股農家特有的泥土氣息。牛在一邊吃草,幾隻白鵝在伸著長頸叫喚,不時的,一聲犬吠傳來。我忽的失落了散步前的萬種閒愁,只覺得渾身充滿一股不知明的靈感。......」---- 摘錄於 徐鐘珮「我在台北- 發現了川端橋」 1950.06.13

作家舒國治在近日新書「水城台北」最後一篇「 無中生有之鎮-永和」(刊於2000年聯合文學),亦述及徐鐘珮「發現了川端橋」一文。

「中正橋與它們比,只像是一座便橋,難怪徐鐘珮四十年代的文章『發現了川端橋』(中正橋的原名),必須因它小而偏僻的去「發現」。


圖片引用自網路台大校史館

當我開始讀林懷民的「高處眼亮」時,己是11月1日了,前一天,我剛過完虛歲45歲生日。翻開書本第一頁大大的簽字筆字寫著「XX存念 林懷民」。翻開第二頁,一整頁鉻紅色,左上角,白色的小字 「獻給 俞大綱 先生」,我不懂為什麼獻給俞大綱,但我的好奇心,已決定追究下去了。

待我讀到第三篇「失足與起步 門外的告白」,我稍懂了,看完這篇文章時,已是感動落淚,心中讚嘆著,好棒呀。這真是一篇有情感的回憶文。以電影倒述的手法來完成。

故事開始於紐約的復健中心,由羅思密大夫在治療中,發現林懷民小腿肚肌肉破裂,開始追問他怎樣發生的?他反問了自己,怎樣發生的?所有過往的酸甜苦辣,此時一幕一幕湧上心頭。

時間倒流,回到九月十五日的七點,國父紀念館的後台,開幕戲「紅線繩」的服裝尚未送到,前台即將開鑼,後台正為著服裝急成一團,一通通電話催促服裝公司,一面安慰舞者........。那場戲雲門破天荒的晚了五分鐘開幕,他聽到大幕咯咯的升起後,向漆黑的舞台衝出。燈光下,翻身、落地,觀眾發出預期的驚歎,最後在往上騰躍時,右腳搶了先,他傷得不輕。

畫面回到復健中心,待再回憶,林懷民述說自己從五歲那年看「紅菱豔」開始中邪愛上跳舞,1973年從美國回來後,在美新處演講介紹現代舞,一位老先生晚到了沒有位子,至始至終都站在門口聽,他直覺那位老先生就是俞大綱,晚上俞大綱先生來電,說他講得好,並邀他和師母去文藝中心看京戲,因為剛好多一張票。起先他對京戲一竅不通,俞先生精闢的解說漸拂平他的排斥,將他帶入京劇迷人的世界。以後俞先生看戲,總是剛好多一張票請他一起去看。

1975年,林懷民想宣佈解散雲門,俞先生又打電話找他去談話,他說:「不要關門,你來,我講李義山給你調劑調劑」;「如果京劇一定要僵化,消逝,我不惋惜。可是雲門是一個新的開始。不能剛開始就放棄。剛開始不順利,不成熟是必然的,你還年輕,只要堅持下去,吃再大的苦頭,總會看得到它成熟,總會得到安慰。我年紀一大把,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還是願意盡我的力量來鼓舞你們... 你不許關門。」

「雅樂見習記」一文也令我有所啟發,1974年,亞太基金會給了林懷民一筆錢去日本韓國考察舞蹈。到日本時,已是花季尾聲,外務省的接待人員帶他坐地鐵到明治神宮附近聆賞雅樂。

剛開始聽時,對於樂聲悠長沉緩,和他所熟悉的音樂相去甚遙遠,而有些不耐,但到了第二曲,當他靜下心來「越天樂」的旋律慢慢鬆弛了他,將他身體一點一點溶化了。最後「蘭陵王」登場,二十分鐘的表演,未見力的表現,只是緩步、低蹲、跺腳,形象上的變化極小,甚至不強調線條,徐徐緩緩舞出的是蘭陵王的雍容大度,是「氣」。

日本的雅樂源自中國的唐代,雅樂的傳習是世代承襲,不授外人。飾演「蘭陵王」的多忠完為唐代由中國移民奈良的雅樂世家多家的後人,林懷民苦苦哀求他教授雅樂,並捧了禮物,呈上束脩,不自在地趴倒在榻榻米上,按中國古禮扣頭拜師。

但一堂課上過之後,他就垂頭喪氣。走出櫻花院落時,他心裡充滿了屈辱與悲哀。更厲害的是,多老師甚至在第二次上課時,從伴奏大鼓後衝過來,拿鼓槌在他腦後狠狠的敲了一記。

讀到這,讓我真正覺得林懷民是個用生命去熱愛舞蹈的人,為了學習,再苦也要撐下去,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尊嚴或面子而放棄。他只自省的說,「禮失求諸野」,他覺得自已老遠跑來和日本人學中國自己的舞,卻學不到家,真是丟人現眼。

有一天老師在授課後,要他坐下,對他談起書道,因為「蘭陵王」的舞必須用「心」去舞,不是用肢體去跳,必須在舞蹈中呈現舞者胸中靜定的涵養。西洋舞蹈的訓練隨時提氣,肌肉緊張,葛蘭姆要舞者打敗地心吸引力,抗拒四周的空間,讓自我挺現,而蘭陵王全不是那回事。

美國的師生關係往往僅限於授課,東方的藝術源於生活,藝術的光輝建立在生活規範,雅樂的傳統就建立在這種堅韌的規範上,父傳子,子傳孫,師傳徒弟,千百年生生不息。

這些日子我反覆練著自由式和蝶式的動作,25米自由式,已由去年的32秒,進步到20秒之內。而蝶式由最早的10米到如今已可一口氣蝶上50米。藉由對每一個動作的精確要求,達到最完美的境界,不容許一絲的差錯。所付出的是不斷的練習,再練習。是汗水,是時間,是努力,沒有人天生會游泳的。我不停的勉勵自已,所有的游泳健將,也曾經歷如今的我。每天,我都準時去泳池報到,晚上再回家觀看游泳動作的影片,找到學習和改正的空間。

漫長的游泳過程,練習是孤單的,所要超越的是自己內心的孤獨,當達到一個境界之時,連同伴都沒有。如同舞台上每一個動作,都是無數次的練習,加上無數次集體的排練,最後臻至和諧完美一致的畫面,絕非偶然。

讀林懷民「高處眼亮」這本書,對我有著極大的鼓舞。過去的我,太容易輕言放棄。太容易對自己沒有信心,太容易覺得我做不到。即使我已將球傳到臨門那一腳,但我卻放棄了。兩年前,當泳池中有人想教我蝶式時,我壓根沒想學,因為我總覺得我學不會,因為我在年輕時就挫敗過了,所以我以為即便現今的我也辦不到。

但書上所說的每一個舞蹈家,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不都經歷這樣的磨練嗎?我能想像,他們一開始也不曾做到,但只要有恆心毅力,最終卻一定能夠完成。

11月8日,我買了一台Roland的數位鋼琴,算是我給自己遲來的生日禮物。過去,我曾在樂理上失敗而覺得音樂很難。雖然我有很好的音感,也很喜歡音樂,但因為小時候錯失學習鋼琴的機會,加上所有人都覺得過了某個年齡學鋼琴很困難,於是我也覺得我辦不到。最近因為教一位朋友游泳,他是鋼琴老師,我問他我這年紀可不可以學鋼琴,他說他在美國教過一個西班牙人爵士鋼琴,年紀比我還大,但這個西班牙學生本來就有吉他的基礎。

我聽完很高興,因為我也曾有吉他基礎。我請他當我的鋼琴家教,他說他很想學畫畫,於是我們約定互為彼此的老師。以交換學習的方式,完成彼此童年缺席的那堂課。

1967年,林懷民只是政大新聞系三年級的學生,他雖然愛舞蹈,但他說,他當時年紀太大,絕對不可能成為舞者,因此退求其次,立志為舞評家。

他絕對沒有料想到,在往後的歲月裡,他不但成為舞者、編舞者,並成為台灣第一個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的創辦人。


  • 留言者: ifa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0-11-12 12:40:00
原來你也是十月出生的呀 :-)

你講的我也好想看徐鐘珮的這本書呢.

版主回覆:(01/27/2011 12:40:14 PM)


我不但是十月生的,還是西洋的鬼節那天生的喔,小時候這天是蔣公誕辰紀念日,如今改為榮民節了。莫非你也是十月?
你在日本,不然我真想寄給你看看,這本書確實好看。「我在台北」是民國三十九年六月起連載於中央日報的中央副刊,距今己五十年。而其他的部份乃承林海音的好意,於七十五年,加入二十二篇散文匯成一冊新書「我在台北及其他」由純文學出版社發行。
就是因為書好看,又買不到,所以我才為老友們摘錄一部份。在google上打「發現了川端橋」可找到一個叫北一女校友的網站,有這一篇更完整的摘錄。也許網路二手書店也可買到此書。
實在真想看,再告訴我,不用客氣,我給你寄去,但看完了再寄還給我就是了。^^
你知道的,每本二手書,都有靈魂,總會找到珍惜他的主人的。






  • 留言者: Lu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0-11-12 13:54:42
讀摘錄的這段徐鐘珮的文章,一幅幅美麗的景緻便浮現在腦海裡了,真的非常溫文細緻!~
作家就是這麼厲害,有時真覺得遇到知己!^^

William的第一張水彩,畫的地點就是前陣子颱風出事那一帶嗎?
去過幾次東部,不過都已經是很久以前的記憶了,看到這種災害還是挺難過的!~~~
你講到台灣的消費奇蹟,還真有同感!看報紙報導的就已經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了,我想現場一定非常恐怖!我最不喜歡這種場合了,還好對逛街也不太有興趣,只是還是很佩服那些願意等那麼長時間排隊的人以及在人擠人的空間裡消費的人!^^"



版主回覆:(11/12/2010 03:32:27 PM)


Dear Lu,

是啊,就是這樣的知己,沒有時空的阻隔,文字在不同年代的人身上找到共鳴。你不是也就像年輕時的徐鐘珮一般,每每獨步於鄉野之間,驀然發現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而充滿一種不知明的靈感,想跪地感謝上蒼,安排這樣奇異的所在。

水彩畫畫的地點靠花蓮,颱風出事的地點靠宜蘭?蘇花公路很美,但碰上颱風,就變成很危險。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你不得不敬畏祂。不是嗎?

台北人是典型的錙銖必較,我想,這種一年一次粉領族的補貨,肯定許多上班女子願意去擠。東省點西省點,就算是貪點小便宜吧,商業活動促銷手法頻繁的台北,大家也不覺得這是貪便宜了。

我們這種閒雲野鶴,肯定是不會去擠的,都會的多元,即在於每一個不同的消費者,都有不同的消費習性。學行銷的人,能掌握這種消費習性,自然就是市場。^^"





  • 留言者: ifa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0-11-13 04:05:59
是啊, 我也是十月出生的, 很多朋友以及常看的部落格格主也都是這個時節生日, 真是巧.

你的心意我心領了, 改日回台灣再找一找, 找不著再跟你借閱吧. 曾經聽人說, 新的書不見得有新意, 倒是往舊書去找有時得以尋得一些有意思的想法. 更不用說這種以過去人的眼睛跟心情去描寫過去景緻的文章了.

以尋這本書為名, 也許可以遇到其他有趣的書, 這也是人生一樂!

版主回覆:(11/13/2010 03:27:23 AM)


不客氣,是我的榮幸,一切隨緣就好。如你所說,以尋這本書為名,也許可以遇到其他有趣的書。常常網路世界,從這個點進去,最終出來的地點往往更有趣。

其實一些老書也是很好看的,不僅是當時流行的辭彙和文字的用法不同。和現今作家喜好的成語也不相同。

十月生的人,多才多藝。我看到你在學黑管和日文。我游泳已到一個境界,如今才打算開始當年未上的音樂課。後面文章中再交待吧~

祝福







  • 留言者: 訪客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0-11-18 07:29:17
說來有趣,你在左上角的書單也正是這一陣子我正在翻的書哩
你舅舅跟馬世芳。。。哈哈,
這是不是叫做中年的鄉愁式讀本哪
好玩的是,我才剛剛在想開始存鋼琴本哩
祝福你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采。

少女小愚

版主回覆:(11/13/2010 12:05:00 PM)


Dear 小女小愚

哈哈,你說我舅舅,我一下沒反應過來,上次不是我大叔嗎?這回卻又成我舅舅了。呵呵~

我也猜想我們看的書應該差不多。不過你看的書比我有深度,我喜歡看散文,因為比較輕鬆,並能吸取別人生活的經驗。你上次格子裡提到那本「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家」,我在誠品來回拿起來翻了幾次,就是讀不下去。後來還是拿起一旁「昨日書」讀了起來。馬世芳寫音樂的故事,寫得也是五六年級共同的記憶,隨便讀完一篇,覺得好看就買了。

說起我舅舅,(別亂扯,他不是我舅舅,欠扁~),他這本書非老台北,否則看不下去。要不就是在台北開過計程車的,否則還真是不知所云。你看他那篇「我的信義路」一路走下來,早就和以前差太多了,他家小時候住在信義新村,還念仁愛國小,(原來是我學長啦~)。難怪這大安區寫得特別細膩。當年我每每去西門町都要經過信義路由南到北,他所說的60年代的景致,我可是一點都不陌生。但看他的書,你不拿一本地圖,還真不知他把你帶到哪了,一下往東,一下往西,一下又往北,走的都是巷弄,如手上沒有一本地圖,那誰都無法想像書上說的是哪裡?

不過這本書真的可以當地圖用。無非就帶著書,騎腳踏車一路尋下去就是了。我起先不覺難讀,畢竟我是老台北,但讀到最後一篇「永和--無中生有之鎮」,真把我難倒了,非拿出地圖來不可。我才想起,莫非這本書就賣給我這種人看的。(百無聊懶的轉手指男,只好拿著書當地圖用)呵呵~

馬世芳這本「昨日書」很精采,他很會說故事,什麼事在他筆下都變的很傳神。情感、述事、回憶的部份都拿捏得很好,一路讀下來順順的,真不像一個六年級生所經歷的。你如果讀到「1976年的那隻可樂瓶」,才真覺得他很會說故事,原來一只可口可樂瓶,造就了台灣未來近40年的流行音。

你的新書也幫我簽個「XX 存念」好嗎?剛寫完正在校對吧。我看到那一排畫了,每一張都不一樣喔,但不了解的是,左邊腳踏車後那排,像租書店的是雜誌架嗎?還是只是個書架?你家真的大到可以做一個雜誌架放在客廳喔?你勝~

不知你新的自行車褲用的怎樣,說不定又要買冬天的了。呵呵~現在買鋼琴一點也不貴喲,我買的是數位鋼琴,就是買電鋼琴再送你電子琴的意思,可用來連接電腦Midi 做編曲和不同樂器及節奏效果。但也可純粹把它當鋼琴來用。如果你家大到要擺一台三角鋼琴,那就當我前面沒說好了。

你少說半年沒來留言了吧?真是稀客,下次多寫點吧。呵呵~

同學 威廉 敬上





  • 留言者: 訪客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0-11-19 04:43:15
坦白說,寫你舅舅的時候我有猶豫一下,好像應該是你叔叔才對~
跟你叔叔道一個歉喔
我覺得"昨日書"非常好看耶,很濫情(或是說很感性)可是卻很對味
其實我的新書是「教科書」一類的我想你不會有興趣,例如女性月經保養須知美容聖品...(哈哈哈)
說到車褲,真的好大一包!!
除了騎比較久的車感覺到"被保護"了,
其餘時間看著"一大包"總覺得還是非常傻氣的~
說到你叔叔,書一出來我就想是威廉的菜
大家出版了三個日本攝影家的書(三本)森山大道,杉本博司跟怪老頭荒木經惟的書,我也覺得超好看的;戀人絮語由商務書局重新出版,我也覺得反覆重讀都很讚~~我也是個濫情咖
敬祝秋日愉快
(愚)

版主回覆:(11/18/2010 04:54:54 PM)


原來你也還記得那麼一點,那叔叔就原諒你好了。呵呵~

真的耶,我也覺得昨日書"真的"很好看,總算有人把台灣流行音樂近三十年的故事寫出來。我很喜歡那些形容聲音感覺的辭彙。用的都是新詞,不是什麼大珠小珠落玉盤之類的老調,情感也豐,你說濫情,我覺得還好,(我口味重些,呵呵~)。有些地方又引用了歌詞,在沒有聲音之下閱讀歌詞,更有一種文學上詩詞的美感。

這三十多年,真的不簡單,台灣人從唱西洋和東洋音樂,到唱校園民歌,解嚴後,流行音樂歌壇破天荒的大鳴大放,然後匯聚成台灣新流行音樂的風格,這段歷史,卻沒有什麼書輕鬆的,以一個聆賞者的角度,述說這段故事。一般官方的說法,總是過之嚴肅刻板。馬世芳如此生動的描寫這三十年來我們聽眾所經歷的台灣流行音樂的演變,相信能讓不少年輕一輩的,重新找出這些歌曲聆聽一下。認識當今已消失,卻足以代表流行音樂歷史的好歌曲。

你這好大一包沒什麼,我告訴你一個勁爆的,其實穿車褲時,是不穿內褲的,這樣才不會磨擦到鼠蹊部,且不會阻礙了排汗車褲的排汗通風效果。你可以試試看, 就不會那麼大包了。不過你下次去河濱騎車,可不要一股腦注意人家有沒有穿內褲喔~。哈哈~

我昨日書就要看完了,謝謝你的書單,我接著就去找看看你說的這幾來書。

敬祝 教科書大買~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