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

單車少年


攝影 & 文字: William Wang
地點: 1982年2月寒假 桃園石門水庫阿姆坪(懷生國中3年級同學8人)

當我鼓足氣力,決定由紅樹林經三芝北新莊、二子坪,一路直衝大屯山頂助航站之際;同時,另一位年紀相若的友人,正由台中大甲返回台北縣萬里的400K單車挑戰賽途中,這位朋友,已於一年之間完成了200K,300K,武嶺、玉山塔塔加等多項單車自我挑戰賽事,此時他正在新竹西濱的公路上,奮力和風速60k的東北季風搏鬥,並以15K的速度,向北挺進之中。

真正和他挑戰的,並不是其他1000多位參賽者,也不是東北季風,而是他意志堅定的靈魂和即將老去的肉體。

或許,這是他人生最後一役,單日400K,不用說報名參賽,多數人,不敢想像這樣長距離比賽中,選手如何在單車上渡過一天。過了今年,誰都不敢說,明年誰還擁有相同體力。唯有趁著邁入中年前,完成挑戰,為輝煌的人生前半段,畫下完美休止符。

二子坪上大屯山頂最後2.5公里,台北市公路所能及的最高點,短短2.58K,上昇252M,累計平均坡度達10%以上,我深刻感受到地心吸引力向下撕扯的力道,緊緊咬住單車後輪不放,我奮力拔出陷在泥沼中的小腿,再踏出時,卻如同踩在海棉上,整隻腳軟棉棉的,幾乎使不上力讓車身移動。

在抵達山頂涼亭前一秒,我幾乎已萌生退意,但即已抵達涼亭,又重新點燃鬥志,沒想到之後一路平坦,順利抵達了大屯山助航站(1089M)。我在不落地的情況下,完成了這次山路爬坡的挑戰,對我人生來說,實在有著不凡的意義。我看見了潛藏在我身體之中,存在著尚未發現的巨大能量。

2009年10月10日

It's your ride






在Youtube上看到的一支由 Cinecycle 為Hutchinson Tire 製作的單車輪胎廣告,動靜之間,配樂、剪接及運鏡都很棒,鏡頭中的都會男女,各有風格,各領風騷,年輕女子鮮紅色絲襪、遮陽帽和白色洋裝所用的顏色,正是Hutchinson Tire Logo的配色,紅白相間的古典車款,搭配紐約老區白底紅字的自行車商店、紅色鐵橋和白色現代建築,都置入產品Logo的配色,商品 Logo 顏色符號的置入,不流俗且不著痕跡,使本片不至有瀏覽商業廣告的感覺。

長髮女子所經之街道、鐵橋、公園和陽光,刻意處理模糊的景深,並聚焦於那雙鮮紅絲襪的小腿和輕輕擺動的踏板,微風吹起了白色裙襬,這一幕打造出一種懷舊復古又超現實的畫面,如此精心浪漫的表現手法,蘊藏於廣告之中。

男性騎士的部份,一開始就給了他右腳上刺青一個停格的特寫剪接,表現出騎者獨特的個性和愛好。行進之中則以廣角鏡頭,隨車移動的方式,拍出流動和放射的線條律動感,不管是公車之間的穿梭、十字路口過班馬線,都成功的壓低鏡頭,展現了空氣流動的感覺。剪接中慢動作和快動作的節奏,搭配上昇俯瞰的畫面,也把單車輕巧和速度感表現了出來。

巧妙的是,不同的車型,不同的時間,經由相同品牌的車輪,碾碎了地上的玻璃碎片和路面積水,商品名稱和產品功能,此刻隨著畫面的需要,置入其鏡頭之下。完全陌生的兩個紐約人,經由同樣的輪胎,產生了一種巧妙的連結(connection)。這種連結,只有畫面外的觀眾,心中清楚。某些時候,逆光下的十字路、停在咖啡館前的女子單車,最後男子由此街角而過,也幻滅了觀眾對男女相遇的期待和假設。同處一個都市之中,同樣的愛好,但彼此卻沒有交集,這是大都會男女特有的一種淒美,彼此擁有同樣的疏離和孤寂,卻不擁有彼此。對都會現象的描述,真是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