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 & 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樟湖山遠眺台北城(2008/02/28)
地點:樟湖山遠眺台北城(2008/02/28)
樟湖山海拔280M位於木柵樟山寺後方小丘,山前有一茶園,由此俯瞰景美仙跡岩及文山新店地區,風景一覽無遺。
「樟湖」位於木柵指南路三段34巷迺妙紀念館一帶,清代閩南泉州先民稱山中盆地為「湖」,此區後方為鵝角格山;前方為樟湖山及數小丘環抱,清代此處樟樹茂密,故稱「樟湖」。
樟湖山下「樟山寺」,興建於1933年,迄今己逾70年,當年樟湖一帶居民無意中於茶園內發現一座形似觀音的石像,於是開始以香火供奉膜拜,後因有求必應,信徒增加,於是斥資興建。今樟山寺已成為「樟山寺步道」、「指南國小步道」、「樟湖步道」三條步道的交會點。其廟前廣場可展望淡水河夕陽及大台北夜景,晚近成為木柵地區知名景點。
1905年的台灣堡圖上可查見樟湖一帶房舍及聚落分佈情況。樟山寺所在位置為茶園符號,地名小字「石獅腳」。其名稱由來乃呼應「石獅頂」而名。位於三玄宮觀光茶園涼亭車道上方,山崙邊突出一塊白色岩石,形似獅子,舊稱「石獅頂」,而此山脊下至樟山寺附近,故樟山寺附近稱為「石獅腳」。
百年前的堡圖雖沒有今日樟山寺步道通往政大渡船頭路線,但由地圖符號可看出樟山寺附近為茶園,樟山寺山腳下方,步道登山口處名為「炮仔林」,有果園符號。(炮仔為柚子閩南語的俗稱)再順往下,即今日政大渡賢橋及體育場一帶舊名「渡船頭」。
百年前的茶園及果園間必有農路穿梭其中, 有可能只是沒有繪出而已。
這條由樟湖經樟山寺下渡船頭的古道正式出現於大正14年(1925年)測繪的台灣地形圖中,由今日的「樟山寺步道」加上政大校園內的「行健道」組合而成。
昔日的渡船口,位於道南橋南側,清代先 民為了開發南區山地而設。船渡指南溪來到今日政大校園內渡賢橋及體育場一帶的灘地。此處當時設有茶鋪、酒館、藥材鋪、布店...等,為山區居民採購平地日常用品的重要市集。
位於政大莊敬宿舍之處,古地名為「番仔公館」,後方指南三路可通往草湳,再經二格山及筆架山間鞍部(綠豆湯亭)下至北宜公路栳寮及小格頭。此一路線為重要的古道,路寛二米以上,清代小格頭及木柵間主要道路。北宜公路未開通前,小格頭及坪林山區所產樟腦、薪梓、獸皮、藥材均由此路運至木柵並在此販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