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6日

小小吃大回味

攝影& 文字: William Wang
地點: 淡水老街阿給小吃店(2008/05/22)


台北小吃的多元及豐富,可說是台北城飲食及旅遊文化特色之一。觀光客來台北,光在士林夜市、饒河夜市、臨江夜市走一圈,一邊看看風俗民情,一邊品嚐各式小吃,走馬看花,已經十分享受這樣的異國氣氛。接下來要走的地方還多著,日月潭、阿里山、墾丁、花東濱海公路.....一路上有吃不完的特色餐。

在國外求學工作,懷念的總是家鄉的小吃,在舊金山的老姐,每次回台北,一個勁的狂吃小攤。她問我,當年在上海工作時最想吃台灣的什麼小吃,我說,那當然是土魚魠魚羹、高麗菜生炒花枝、炒米粉........;她則偏愛蚵仔煎、蚵仔麵線、臭豆腐、麻辣鴨血.......。之前的香港同事,每每回憶起寳島之旅,最懷念的就是在台北某個夜市裡,香味夾雜著人群,車馬雜沓聲中所吃的一攤又一攤的小食,也許小吃的名稱都記不住了,但那心中的滋味,依然無窮回味。

如果你不是一個觀光客,你一邊騎著自行車或步行,只單純想在台北吃喝玩樂,那麼,你的目標就不是那幾個知名的觀光夜市了。因為很多經典的小吃,都在老區的市場及大廟旁陋巷中,你必須像尋寶一樣的一一挖掘,一一探索。他們不會像大賣場美食小吃般一字排開,經營的時間也很短,要不是清早賣到中午,就是晚上賣到淩晨,有的更是賣完即收。價格方面亦不貴,老板似乎和你氣息相通,很單純的樂活在這都市裡,卻不積極的賺錢。

然而當你真正坐上那不起眼的路邊小攤,點上一碗,品嚐之後。你才會相信,原來,這不起眼的小店,確實別有一番滋味,老店祖傳的辛料配方,各有與眾不同的口感。通常,你會一吃再吃。後來到了這一區,就只認這個味了。

不管你喜好的是清淡的本省鄉土小吃切仔麵、滷肉飯、黑白切、米苔目、炒米粉、甜不辣、鵝肉米粉、魚丸湯.......等,亦或是外省特色麵食文化小吃牛肉麵、炸醬麵、福州乾麵、麵疙瘩、牛肉餡餅、水煎包、胡椒餅、韭菜盒......等,這地圖上所列的店家,每家都有每家的味,也各有千秋。這和美食街及夜市小吃攤標準小吃口味規格比起來,可說豐富又有趣味,唯一的不便之處是,去之前,得先查一下,當下是不是營業時間。

之前讀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每每讀到飢腸轆轆,恨不得立刻就能去嚐試一下,一看文後資訊才發現,卻不是營業時間,只好忍著餓再往下讀。這本書可說是想由奢反儉的好書,也是進入小食界的重要指南,我推薦不妨備上一本。當讀完本文後,進入下方Google Map地圖連結後,標記前為數字開頭,即為「台北小吃札記」之篇號。可於吃完小食後,再讀讀書中文章,兩相比較,保證回味無窮。

本來地圖的航點上,只想放上「台北小吃札記」書中的小吃攤,以便日後方便找查其位置,但大台北地區,全書卻只介紹四十幾間店左右,且多集中於台北西區及南區。舒老文章雖好看,卻惜字如金(幫商周寫槁賺生活費),外加口味清淡,出沒時間異於常人, 許多好店,都成了遺珠之店。

後來在看到一本名為「臺北經典小吃指南」,採分類方式介紹各類台北小吃,此書可說是一本小吃參考書。文字雖不多,但照片生動,且介紹的店家也多所精闢之處,並較為大眾化,關於各類小吃口味重點及特色均有描述。當你在連上Google Map地圖後,看到標示前為"P"開頭即為「臺北經典小吃指南」頁次和所推薦之店名。建議初入門者,可由圖上自家附近尋找起,之後再一家家深入。宜採徒步或搭車,並參照書中所說特色,親身感受一下。小吃淺嚐即可,一般吃八分飽,剩下兩分留給餐後的豆花、芋圓、珍奶、酸梅湯、冬瓜茶等。餐後,可在附近書局或特色小店逛逛後再回家,這才算完成一次小吃的探索。

最近剛好去師大附近買畫布,於是順道探訪了附近兩家舒老介紹的小吃,先去第三十三篇「師大路市場口炒米粉」。這店在舒老的介紹裡說已換第二代在經營,炒米粉和一般肉燥口味炒米粉不一樣。文中還說,本來主要招牌特色是生炒花枝,但舒老最常吃的卻是炒米粉。我來的時間正好,小店才剛開張,玻璃櫃中老板鋪好了花枝、豬肝、肉絲、蛤仔等。我在一張白天賣魚的攤位前坐下,攤上四四方方的白磁磚上,平平整整的擺著一份聯合晚報,報上壓著一罐胡椒,一罐牙籤。看這晚報就明白是間專做晚上生意的店,舒老大概也這麼一邊讀著晚報一邊啖著炒米粉吧。老板問我要肉絲炒米粉還是什錦炒米粉,這點倒是書上沒提到,於是我點了什錦炒米粉試試。小店斜對面就有另一家第三十四篇介紹的「師大路口永和水煎包」,大門卻是關閉著,這是家只做一大清早生意的水煎包店,看來我是很難有機會嚐試到了。

吃完後,逛了一下一旁地下室的華欣二手書店,之後又到師大夜市內喝了第二十六篇「師大夜市冬瓜茶」,賣冬瓜茶的老板,怕大家找不到,特地把舒老那篇介紹他家冬瓜茶的文章,放大做成了廣告看版,好讓專程來的人,一眼就能看到。之後又經過第三十篇的「巫雲咖哩」,發現已換了招牌,大概不做了。最後買完畫布後再去茉莉二手書店。這樣一趟走下來,心中感覺充實又快樂,卻花不了半天的時間。

回來後,重讀「師大路市場口炒米粉」一段描寫,覺得的確是那麼回事,很佩服舒老的觀察和描述,他把老板的動作及炒米粉的口感,都讓我在紙上回味了一次。

「......由於這是蓋鍋悶煮,又兼油擱不多,這店的炒米粉最不油,也最淡適.......米粉一物,離鍋後,猶有一段吸汁與接觸冷空氣後收乾的過程,等這幾分鐘,絕對值得。.......」

之前一位開小吃店的朋友,店裡的招牌是控肉飯和手工香菇肉羹。我吃了控肉飯之後,肉羹卻吃不下。我和他說,店裡該賣滷肉飯來配肉羹;賣筍湯、金針排骨湯或蚵仔湯來配控肉飯,但這位朋友似乎覺得多加一樣菜色,就多許多時間及人力準備,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在我看來,小吃有一定的搭配規矩,炒米粉配豬血湯或肉羹湯;蚵仔煎或滷肉飯配肉羹湯;麻油麵線配排骨湯;控肉飯配筍湯;肉粽、割包配四神湯;筒仔米榚配豬肝湯;涼麵配味增湯.........如果不懂這些配湯的規則,要不是吃的太撐,要不就是吃不飽,所以小吃配菜和配湯也是吃小吃所要講究的部份。

餐館裡的大菜在於食材搭配及料理的功夫,想必有其技藝精湛之處。但簡單的小吃,看似門檻很低,但卻隨處可見,人人得以比較。愈單純的食材,往往愈考驗廚師的技藝和巧思。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何用簡單的幾根豆芽和韭菜,配出一碗清淡的米粉湯,搭上口感滑順的鵝肉,這廚藝的境界,更勝大餐館。搭不好,就不過是一碗人人都能煮的鵝肉米粉。

小小吃大學問,這種平民哲學,花小錢享受都市探覓和品嚐美食的生活樂趣。



點我進入Google Map  查看(共兩頁)  ---->  檢視較大的地圖
資料參考 : 1.台北小吃札記(舒國治) 2.台北經典小吃指南(葉剛...等) 

後記:

無獨有偶,在Post 上本文之後,隔天(9/17)一早的聯合報A4版,「名人堂」即刊出舒老新文「大陸遊客來台北應看的事物」。在這篇文中可說是舒老顯靈,何以如此一說呢?只能說舒老在報上回應了我和小愚同學的問題,剛好昨天小愚也是唯一回應的讀者。

我曾寫到,「.....經過第三十篇的「巫雲咖哩」,發現已換了招牌,大概不做了。.....」起先我還加了一個括號的註解,說舒老也不是票房的保證之類的調侃風涼話,後修改中刪除)

而舒老新文中寫到,「至若外人想與本地人在店裡聊天,則晚上的「巫雲」(羅斯福路台電大樓背後)最適。話題皆可深聊,初次相識亦可,聊台灣、中國、日本、美國。...」

原來巫雲是搬了家,搬到羅斯福路3段244巷9弄7號,不是關門了,總算真相大白,好險~

其次我在文中提了兩個師大附近的二手書店,一個「華欣二手書店」、一個「茉莉二手書店」,但那天其實我也經過「舊香居」(龍泉街81號,師大夜市由和平東路進去走到路底)只差沒進去,站在門口端看了一會,由外表來看,是間帶點樸味的店,架上的二手書整理的很乾淨,中間櫃子豎擋著,不完全看室內,外頭玻璃門關著,我沒推門入內。沒想到舒老給我補了上來。

「若有一條短街,包含了遊看、吃嘗、購物、甚至文化涵詠,或許就是永康街了。可自街頭(信義路)走至街尾(師大圖書館圍牆)。倘再向南,可取龍泉街(即師大夜市)走至到底,有一舊書店「舊香居」,不僅可瀏覽五、六十年前的出版物,亦是台北人交流的好地方。」

小愚同學的回應裡寫到,「在國外時曾經為了想念台式飯團而幾乎落淚。」

我猜,可能前面小愚寫了一段對舒老讚美話,寫得不賴,舒老特別給她一個恩惠(Favor)。舒老於是又開口說了,

「台北人的早點,亦最值得參與。假想在上班時間在住宅區吃一客台北人吃的早點,例如蛋餅,或是餈飯(即飯糰,瑞安街復興南路口的「永和」最佳)(<---註:永和豆漿大王復興南路二段102號,24HR),或是燒餅油條(金華街111之4的最佳) (<--註6:00-8:00營業),加上豆漿或米漿,如此開啟一個觀光早晨,應當不錯。 」

我的天呀,把這大陸遊客一大早硬從永康、金華、龍泉拉到了瑞安復興,只為了吃餈飯(我爸也稱之餈飯,江浙一帶人稱法),我說這是給小愚同學一個大Favor一點也不假吧!

我看這下小愚得去吃餈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