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晚年病重之際,他所擁有的一切,只剩下回憶。夜晚,他不時在夢境的過往中徘徊,白天醒來,又對著坐在病榻旁的我,陳述他所記得的過去。
這樣的經歷,讓我回想起電影「英倫情人」之中,那位全身灼傷靠嗎啡維持生命的男主角,他臨終之前亦只剩下那一點點的回憶,雖然只是那一點點,此時,卻是他這一生的全部。
我喜歡看以回憶的手法來拍攝的電影,當然這種電影裡旁白部份是重要且不可缺少的。
電影旁白所用的文字,有時可以更加優美的表現出電影原著所蘊含的文學質量。並將故事以一種感性的方式娓娓道來。
「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麥可.翁達吉 著)是一部與回憶有關的小說。原著以感性的文字來表現男主角內心的情感世界。小說裡的文字畫面,美麗的無與倫比,於是有人擔心導演拍不出這樣的美感。但藉由旁白、配樂和片片段段回憶的影像,最後電影非常成功的表現出與「回憶」有關的故事,小說與電影幾乎一模一樣。
回憶,總以一種沈澱的心情,將文字去蕪存菁後,產生久遠而曚曨的意象。它雖只是文學技法的一種,就如同象徵、隱喻、對比等技法一般,但它提供了文學上一個更深的空間,如同盒子中藏著另一個盒子。並且連結了現實與想像的兩個不同世界。
回憶,總以一種沈澱的心情,將文字去蕪存菁後,產生久遠而曚曨的意象。它雖只是文學技法的一種,就如同象徵、隱喻、對比等技法一般,但它提供了文學上一個更深的空間,如同盒子中藏著另一個盒子。並且連結了現實與想像的兩個不同世界。
所謂心情、所謂流浪、所謂一個人的故事,都不一定非寫在當下。遙想陳年往事,再用力補捉過往,有時不一定精準,但那些不足的、遺忘的,就讓我們用想像力來填補吧!
有一次,我在山上,碰到兩位由美國來的山友。一開始,我用中文和他們打招呼,後來發現他們並不會中文,於是我改用英文和他們交談,三人相談甚歡,最後我決定帶著他們,經歷一條他們不曾走過的路線。一路我們分享了哲學、文學、歷史及生態...等等。最後,當依依不捨告別時,他們慎重的向我表達,關於我犧牲時間與他們同行這件事,他們非常真心的感佩。
我告訴他們,其實,我更謝謝他們給我這個機會,因為,如果不是他們願和我一起,這條路就算我一 個人再走一百一千次,也只是一條沒有回憶的路。
當晚本想寫下白天旅行所發生的一切,但想了一想,寫在當下的旅記,就如同一幅高解晰度的相片,必定充滿了現實的記憶。這樣的文字,寫成一篇報導可能令人有親臨現場的感受,但寫成一個心情、一個故事,卻好似缺少了一個可以想像並懷念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