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淡水滬尾漁港旁的明信片小鋪--水彩 15 x 21 cm 160g 速寫簿(2008/01/01)
許久未去淡水,淡水必有不同風貌。年輕時,北淡線火車尚未改為捷運,只搭火車去淡水。下車後,租輛協力車,兩人一組,騎到沙崙海水浴場和三芝的貝殼海岸。後來北淡線拆了,捷運尚未完成。很長一段時間,大夥就風塵僕僕的騎摩托車去淡水。當年,高中老同學唸得是陽明山上文化大學,但卻在淡水貝殼海岸租屋。只為那兒房租便宜一點。之後,大夥一有空,成天往淡水跑,他租來的房子,成了假日逃避台北的去處。
那時的紅毛城,不似今日容光煥發的景象。紅毛城對面,有間木造的小餐廳,靠著海,院子很大,院內一株大榕樹,我們常在樹下,點一盤花枝丸,一起喝生啤酒。餐畢,吹著海風騎過漫長大度路,夜裡,悄悄的回到台北。餐廳名叫「榕園」,如今已不復當年清雅,現今成了十足商業化的餐廳。
今日,前往淡水,必搭捷運,出車站後,沿著站後的長堤步行,一路可走到渡船頭。吃一碗正宗的「阿給」(一種油豆腐包著粉絲的小吃),找個堤畔風景處,吹吹海風,看看海夕陽,這是每次都固定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