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

續.三丁目の夕日

續.三丁目の夕日
圖片 : Always 續.三丁目の夕日(續.幸福三丁目)--寳石箱
文字 :William Wang

看過山崎貴「幸福三丁目」的觀眾,或許都深深記得,劇中伴隨東京鐵塔興建下,那不富裕的昭和34年,三丁目小人物純樸感人的故事吧?最後窮作家芥川以一只空戒指盒,向不計貧富的浩美求婚,並誠實告訴浩美,戒指要等有錢再買。

那一幕,真是令人動容。浩美伸出如玉竹般的纖指,請芥川為她戴上看不見的戒指,她舉起手掌,在燈光之下,看著指間的空隙,彷彿看到世間最無價的承諾。

2008.05.21「續.幸福三丁目」DVD發片,同時發行電影原聲帶。本曲名為寳石箱,為此一幕配樂,一開始鋼琴聲很小,後漸加入弦樂。淡淡的哀愁,後黑管接續鋼琴聲,隨著琴聲轉為開朗與光明,中漸小並幾乎停止,鋼琴聲獨奏再起如與小提琴呢喃對話,弦樂漸強,光明與幸福的弦律明確,最後在悠揚的音符聲中上揚結束。

2008年6月23日

我要自由


攝影& 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主峰(2007/09/15)

獨坐在山頂上,看著山腳下濛濛灰影所構成的都市意象,山包圍著房子,房子包圍著人,我迷惘的思索著,自由的感覺到底是什麼?

夏天,並不適合爬山,我卻堅持爬到沒有人的山頂,我以為只要不置身於城市之中,就能擁有更多的自由。酷暑,令遊賞的旅客怯步,卻令我意外在山頂上,遇見一隻烏龜,它該慶幸,可背著全家家當,到處旅行。爬到這座山頂,想必對它來說,也要有一定的執著吧。

它緩緩伸長脖子,鼻尖朝向天空,似懂非懂的嗅著城市上空的空氣。我不禁疑惑的想問它,難到你也和我一樣,來此找尋心中的自由嗎?

在一個心靈課程之中,一群人,聚集在關了燈的黑暗教室中,找尋自我內心渴望的事物,並被要求把想要的東西吶喊出來。

一開始有人半開玩笑的喊著,金錢、房子、車子之類的具象事物;隨著時間,大夥嚴肅了起來,思索的深度也起了變化;開始有人喊,愛情、幸福、家庭、婚姻之類。那一刻,我也觸摸到內心深處的渴望。於是我不經思索的大聲吶喊「我要自由!」全場安靜了約二秒,大家似乎都弄不清,為何我要的是「自由」,我不是比任何人都「自由」嗎?

2008年6月10日

混搭瘋

攝影& 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光怪陸離的台北東區街頭(2007/05/22)


炎炎夏日,見著一位穿著清涼短褲的少女,目光可先駐於那雙白皙而修長的雙腿,暑氣漸消。再往上細看,白色T恤之上,頸項圍了一條厚重的水藍色圍巾,清涼頓時破滅,抽回到酷暑煎熬之中,又一個「混搭」失敗案例。

「混搭」(Mashup)一辭起先源自於流行音樂,將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混合,以產生新的趣味的作法;後來多用於稱呼整合網路上多個資料來源或功能,以創造新服務的網路應用程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名模隋棠,是我所知,第一個在電視上將這個字眼使用於室內設計上的人,有一次,隋棠於她所主持的「玩美女人窩」節目中,介紹位於新店的一個住家設計個案,業主本身從事藝術相關工作,她因個人喜好,貪心而隨性的把地中海、峇里島、南法普羅旺斯、後現代及簡約等多種風格混於住家空間之內。這些獨特而強烈設計元素,互不相讓,單獨拍攝於各空間中,可說相當有特色,然而混合於同一空間之中,整體透視,簡直就是個恐怖而怪異(Bizarre)。也許,當時主持人想不到更好的名詞來稱呼這樣不斷令人時空錯置的風格,於是順口稱之為「混搭風」,「混塔」一詞點醒了業主,本來連自己也道不出的風格,這時有個聽起來時髦又前衛的名詞得以呼應。

我看的出來,她有些沾沾自喜,陶醉在主持人的讚美之中。

2008年5月30日

這張罰單總算整到了我


攝影& 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台北縣市各地所拍罰單(2008/05/30)

來談談我近日被開的罰單吧,那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扯"

我被開的罰單有超速、搶黃燈、紅線停車、黃線停車、變換車道、路邊電子收費逾時未繳費(扯)....這些我都認了。但、但.....這次收到的罰單,我看了照片很久,卻看不懂我為何被罰,正當我想找罰單上的申訴電話時,我看懂了。

車子在一處地上畫有速限50的黃字轉彎處,以優美的弧線過彎,如同汽車廣告般。相片上沒有速度的說明,表示並沒有超速;車壓了白線,但白線外不是車道所以也不用罰。這到底是怎麼了?

笑死人的答案,"沒有開大燈"(扯) ,這樣的名目被罰1200大洋。嗚呼~,我算是學會了。

三年半來,我被開了13張交通罰單,平均每三個月我就要接一張,如此不堪的紀錄,看得出我是個即不守法又很痞的人。我爸常說一句俏皮話:「富人怕窮人、窮人怕痞子、痞子怕賴子、賴子怕不要臉」。沒錯,我是痞子,但想當痞子,那還是得有錢去應付賴子和不要臉呀。

如果沒錢呢?我想起一個畫面,那是1990年左右,由高雄往屏東方向,下高屏橋處一隻孤立的照相槍,經年,鏡頭上都被人塞著一顆柳丁。( 別想歪了,那不是我幹的)

2008年5月25日

求雨得雨

 
求雨得雨1

象山涼亭內,一對被大雨困住的女子在此避雨


求雨得雨2

雨停了一會,送走了兩個年輕的女子,來了兩個年輕的男子。
 
攝影 & 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信義區象山涼亭(2008/05/24)  

在某一個政論節目中聽到「求仁得仁」這句成語,那時我在看書,並沒注意到討論的主題是什麼,但這四個字,卻有那麼點印象,也有那麼點邪門。

我常會被四個字的成語弄得心神不寧,只要一發呆,一想寫東西,他們就會跑出來,如影隨形的跟著我,要我替他們安個位置;這時我會想到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中臉色蒼白的年輕酒鬼和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兩人亦步亦趨跟著羅素克洛,明明是他自己幻覺虛構的人物,卻說什麼都要羅素相信他們是真的。

這四個字跟了我三天,三天後的早上,我腦門中閃過一個念頭,我想去山頂上看台北市下大雷雨,不知道會不會「求仁得仁」。

呸!呸!呸!,這話也太不吉利,可改為「求雨得雨」這樣聽起來舒服些。

11點出發,今天我多帶了套雨衣出門,走了一條沒走過的路,繞了半天,山愈走愈深,路愈走愈荒,有兩回走著走著就沒了路,我只好在路的盡頭撒一泡尿,去去霉氣;途中我攀越了一顆大石,還是摔了一跤,沒想到還不到山頂,大雨就傾盆而下,我瑟縮在一間無名的小棚內,看著屋簷外的雨,感嘆時不我與。

雨漸歇,快步衝到象山頂堅固的水泥涼亭內,沒想到,大雨再起,但雷卻沒見著。這和我心中所期待的大雷雨畫面不符。迷路時,我幻想著待會到了山頂,剛好看見一道白光,瞬間打在101大樓尖頂上,大樓原地上下抖個幾下,那可真有看頭。山頂除了我,另有一對被雷雨困住的女子,我挑了面對台北盆地的大石桌坐下,掏出背包裡的行頭,一一放在石桌上檢視,

2008年5月16日

大愛本無私



5月15日,日本派遣首支由31名專業救援隊員組成的地震救援隊啟程趕赴中國。




5月14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中國駐卡大使館,中國和美國的小朋友獻愛心。

 
圖片來源:新華網
文字:William Wang

電視新聞畫面上,記者攝影機拍到狹小的機艙門打開,艙門外群山擁抱著峽谷,高深莫測,狹谷中的山嵐還沒散開。接著一團團迷彩人影,倏地往外跳,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空中爆開,跳在先頭的幾個,剩下一個小黑點,已看不見了。

一群解放軍的空降部隊,前一天夜裡寫了遺書。14日中午,由空降兵研究所所長李振波率先從高空跳下,接著兩批傘兵隨之躍下。

據聞,空15軍為解放台灣而精練的特種部隊,訓練期間曾多次模擬對台灣清泉崗基地跳傘。但我相信,當跳出艙門尚未著陸那段生死未卜的幾分鐘裡,他們心中清楚,也許有人會在這次行動中喪命。如果死的是自己,那是光榮的,這是為了救自己同胞百姓而犧牲,死得其所。

13日晚間,另一個畫面,慈祥的溫伯伯,爬上破損的建築,滿含熱淚地安撫流淚的孩子,接下來的畫面,溫伯伯生氣了,他拿著大聲公對那些當官的說:「別忘了,你們都是人民養的!」

我沒有因他安撫流淚孩子的畫面而動容,我對政治人物的情感是懷疑的,但他發自內心的吶喊出:「別忘了,你們都是人民養的!」 ,我卻熱血澎湃,眼眶泛淚。彷彿看到已故父親對我說:「中國人有希望了。」

老臣問岳飛,何以使國泰民安,岳飛答日「妙法甚多,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首件也」

2008年5月15日

浮光掠影



◎每一扇窗的背後,都有一個房間、房間內,禁錮著一個軀體、一個靈魂,從早上9:00後開始嚮往窗外的藍天,直到下午6:00。

攝影&文字:William Wang
拍攝地點: 信義區  101 (2008/05/12)



近日閱讀格友"少女小愚"之"浮光掠影"一文,對"浮光掠影"一辭感觸深刻。頗能表述自己平日出門在外之所見所思。吾人腦中常不斷閃過一些稍縱即逝,不可捉摸,卻十分有趣亦或感性之文字畫面。這些思緒對我而言雖沒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亦一直想不到一個適切的名詞來描述這內心活動的感覺,直到閱讀「浮光掠影」一文,雖文中談論為近日坎城影展六十年電影節,各導演所拍之三分鐘短片雜感。但此一辭己深刻烙印在我心中。

捨棄傳統的單眼相機,改攜帶小型而隨身的 Canon Power Shot 100 。是我 2000年底所購第一台數位相機。已身經百戰,也去過世界上許多地方。能機動的表現一些我隨興的念頭和拍攝的主題。這次拍完住家附近後第二天,我決定它該休息了。

如今,我看上了一台具有超廣角功能的小相機。能完成一些更有張力的畫面。亦能讓我貼身攜帶著出門。我想,這篇文章,就當告別之作吧。

相機工業之於今日,已克服100年前器材功能之不足。一台手機大小的數位相機,可配置25mm-125mm變焦鏡及ISO 6400的感光度,這都是始料未及的事情。而機械的強盛,代表著人性的墮落。人們忙著思索著如何創造一張張高畫質、高彩度、完美明暗表現的相片時,也忘記畫面所該傳達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