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

上鹿窟崙群覽皇帝殿和南方山岳


上鹿窟崙群覽皇帝殿和南方山岳
寶虹水彩紙 300g 52 x 21 cm 粗紋 6K
水彩寫生

今天是五味畫醬第九十九次寫生也剛好是凌哥71歲生日。為了紀念這長長久久的寫生聚會,下午安排在Russell 家鹿窟山上別墅寫生,晚上在遠企飯店香宮聚餐。

Russell 家主厝位置風水非常好,位於汐止上鹿窟崙西南,坐北朝南,528M的上鹿窟崙在其主厝左方,右方亦有480M山頭環抱, 左山高於右山,形成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形式。前方山腳下永定溪為風水上帶來財富,正前方永定溪對岸有500米以上皇帝殿西峰、中峰和東峰,一點鐘方向有筆架山連峰未端的西帽子岩和炙子頭山。由此飽覽南向萬頃群山百岳,山雖不高,山勢卻極好。

屋外太陽很大,暫時無法寫生,我們就先在室內聊天煮咖啡,談論印象派和光影顏色相關的繪畫之事,凌哥不耐久候,已拿出四開水彩紙為聊天中的侯導和Russell畫起了肖像。他近日專攻四開人物水彩肖像,速度和準度及水份控制都非常了得。

夏天低海抜山岳很綠,今日天空雲朵氣象萬千,中南部正飽受梅雨之苦,台北將於明天開始降雨,天空的雲已先預告了天氣轉變。

2017年5月30日

南園


南園人文客棧
寶虹水彩紙 300g 54 x 38 cm 粗紋 4K
水彩寫生

端午節連假在家悶了許多天,星期二連假最後一天,趁著別人收假,剛好可以出遊。在台北以外地區兩天一夜的假期除了可以考慮宜蘭景點附近民宿,如果純待在一個地方渡假,南園是很好的選擇。

臨時打電話去南園確定房間和端午節活動,從台北趕至楊梅只花一小時,園方要求下午二點前到達,我們大約一點就到了,在園中逛了一小時後回到同心樓富貴齋。第一個活動是南園瓦當蘭花圖案拓印。活動完畢管家帶各方客人入住自己所屬客房。

三點移師南樓三友池,第二個活動為「風檐下的約會」本來一般都是在風檐下的草坪上舉行但當天因為先前下了小雨,所以移到三友池,其實就是一個下午茶的活動,只是配合端午節,改以野薑花蒸粽為下午茶主要點心搭配沙拉和榚點。

第三個活動是做香包,用1/3的薑粉,2/3的茶梗,3/3的桂枝做成。晚上和菖莆、艾草、榕枝和茶湯一起加入浴池中沐浴。

約四點半開始導覽南園建築,由三友池畔開始,依續介紹琴德堂譚行健畫作、南亭,南樓、竹苑、蘭苑、桂苑、戲台、快覽亭、半月池及風檐,最後回到同心樓用餐。

晚上在富貴齋有暖心時光,其實是喝蕃茄清酒配奶油條欣賞音樂,可惜晚上並不開放遊客到林園中走動,住宿的人只能待在房內或在這裡活動。

第二天早餐完畢後我就去寫生了,十一點要結帳,一點才吃中餐,時間被切開,不敢跑去南樓,怕畫到一半要趕回來結帳,往返折騰。所以就選在同心樓前畫獨立莊園。這莊園其實是間按摩會館。門口有一四方形涼亭。左方樟樹枝葉垂落在涼亭上,樟樹和紅磚在陽光下很溫暖。右方有一株銀樺,兩株大樹都有三層樓高。

風檐是日本設計師隈研吾作品,裝置藝術花了三千萬,主要成本在於設計費,主體是檜木結合ETFE薄膜搭建,非常流線又現代感的裝置藝術,主要做為戶外餐宴和喜宴的場地。



Daily Sketches
南園三友池
牛皮紙 16K

2017年5月28日

北門


北門
寶虹水彩紙 300g 54 x 38 cm 粗紋 4K
水彩寫生

過去總覺得要畫四開大畫要用更飽和的顏色來畫,但最近騎車攜帶的小速寫本因為紙中含回收紙較吸水,色階很短,只能畫高明度濕中濕。我漸慚思考如何在水彩紙上也表現這種淡淡的感覺。

最近看了一本水彩書籍作者查爾斯雷德說,畫家是畫心中的明度和色彩而不是畫物像的明度和色彩。這句話讓我警惕,其實不一定要照著物像的明度寫生依然可以表現出同樣的光感和色感。光色感來自於我們對光的經驗和認知,並不是來自於完整的全色階畫作。相機的HDR功能雖可全色階表現,但卻不一定能表現出光感,大光圈景深壓縮背景簡化後反而更能感受背景中明亮的光線,或對比強列的剪影照,即可表現光的明亮亦表現飽和的色彩。

台灣的街景過於複雜,一般拍照時這種太過雜亂的背景可以用大光圈的方式模糊景深即可簡化前後物像,呈現高明度的抽象背景。在複雜的環境中只要先思考高彩度和低明度的物件有哪些。

先處理高彩度的部份和畫出低明度區塊,可在圖紙上訂定出最低色階的標準值和最高彩度的標準值,其餘不重要的背景和前景只要在彩度上不超過先畫的最高彩度,明度只要不低於先畫的最低明度。這時很容易就完成一幅高明的淡彩寫生,不受制於大畫幅而覺得顏色太單薄要一直疊暗部和灰部的層次。




2017年5月27日

四開人物水彩寫生




四開人物水彩寫生
寶虹水彩紙 300g 54 x 38 cm 粗紋 4K
 120min

一年半沒碰肖像,之前控水功力和耐心不夠,只能一直疊色,人物對比反差太大,調子很硬,畫到後來暗部只剩黑褐色,肌膚色、環境色、光色及光感都消失。一年半後控水變好,可在高明度中切出不同色階,耐著性子一層一層薄塗出透著紙色的肌膚。

當年游泳,前輩說沒有游三年,根本摸不到水,更不用說推水和划水。當時不相信,直到三年後的某一天,摸到水了,水可以在手上變成球,也可推著有厚度的它前進。那種感覺前所未有,真得好神奇。

水一直是摸不著又抓不到的東西,卻令人著迷,這是我喜歡水彩的原因。雖然不到能完全控制水的地步,但已不害怕水彩肖像,也不像過去一畫水彩肖像就覺得很挫折。

今天草起大約形像,如同畫風景時的簡約草稿,之後靠水彩自身修正完成透視和不同塊面。線條不再是控制形的依據,只是大約參考,之後在濕畫中慢慢和水搏鬥,最後完成高明度的肖像。沒有用吹風機,時間和過程很冗長,但我似乎不再害怕了。

2017年5月25日

觀音山

 


觀音山
寶虹水彩紙 300g 25 x 18 cm 粗紋 16K
水彩速記

今天騎車到漁人碼頭,淡水天氣陰陰的,但沒下雨,觀音山特別翠綠,河上一葉扁舟,載浮載沉,山水如畫。有位大陸來的自由行朋友,已第二次來台,這次打算只待台北,深入感受台北小景點的人文味,老遠跑來卻沒看到淡水夕陽,覺得有點遺憾。我說,下過雨後的觀音山,藍中帶綠,如塊碧綠的翡翠,其實更美~


2017年5月24日

Daily Sketches


Daily Sketches
The Willow on the embankment / 水柳
Chronicle Books Journal 15 x 20 cm

柳樹有很多種,楊柳最美,如黛玉般弱不禁風,楚楚可憐。但河濱自行車道地勢險峻,風大雨大,容不下嬌客。但水柳不同,水柳耐命耐操,沒有嬌氣。長得粗手大腳,皮膚黝黑,卻活得認份。待長成大樹,一樣迎著風遙擺,別有番風味。


Daily Sketches
Raining City / 雨之都市
Chronicle Books Journal 15 x 20 cm

雨來了,人們躲在社子島洲美橋前的涼亭,我已全身濕透,自行車雨衣防得了小雨防不了大雨,我把單車和雨衣遠遠的扔在一旁。大雨中的淡水河面有層水氣,白裡泛著金光,引人遐思。對岸只剩蘆洲帝寶和高壓電塔尚能辨識,矮建築已泡在雨點和氤氳的濕氣之中彷彿就要被蒸發了。







2017年5月22日

午后228公園


午后228公園
寶虹水彩紙 300g 36 x 25 cm 粗紋 8K
水彩寫生

公園陽光非常耀眼,茄苳樹綠色隧道盡頭是二二八紀念館的入口。草地剛植上橘色和紅色的花朵。已感冒快一星期,終於有機會曬曬太陽活動一下筋骨。

今天用大筆來舖色,畫樹的時侯分別用尼龍筆和貂毛筆,左方尼龍筆倒著點葉子和平筆上大面積暗部,右方較淡,則用貂毛筆點葉子再上暖色。牆面的暖黃色最後上,比較好控制畫面整體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