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8日

Day4 太魯閣/南澳海灘


太魯閣長春祠
寶虹水彩紙 300g 36 x 25 cm 粗紋
水彩寫生

這是第一次來太魯閣,年輕時在屏東工作常跑南橫,後來回台北,就騎車去北橫,然而中橫卻一次都沒有去過。

921之前中橫由谷關入山,後來路封了,改由南投埔里,路程變得迂迴,國外旅遊後來很方便,就再也沒有打算去中橫了。

去過美國大峽谷多年之後,才見到自家的太魯閣,不得不說真得太壯觀了,絕對不輸世界任何風景。沒什麼人能用直向拍出他的寬闊,也沒有誰能用橫向拍出他的高深。高聳入雲的山脈,湍急的溪流,山澗湧泉如白練般從天而降,如國畫中的景致般。

看著沿山鑿往長春祠的步道,心中湧上莫名感動。想到當時築路工人多半是轉進來台的退役軍人,他們無法回到日夜思念的家鄉,就用青春歲月築成了思念之路,彷彿只要貫穿山脈,在那彼方就能見到家人。為了永遠紀念和供奉那些犧牲的伙伴,他們決定在路的對岸湧泉處闢建長春祠,袍澤們用這樣崇敬的方式弔慰著這些無主之鬼,令人動容。










-----------------


南澳神秘海灘
寶虹水彩紙 300g 36 x 25 cm 粗紋
水彩寫生

南澳神秘海灘有個神秘湖,2006年本來要去香格里拉,後來父親癌症復發,朋友們就相約來此,雪隧當時剛通車,才得以到這遙不可及的地方,見到清澈如鏡的神秘湖時,朋友們情不自禁紛紛下水游泳,回程還買了農家自種的紅肉小西瓜。

十年過去,很懷念這個地方,想再回顧一下,並寫生留念。

人說滄海桑田,果然十年後,地景地貎在多次颱風後有所不同,河道改變,神秘湖淤塞,岸邊卵石化為沙土,也多了許多烤肉戲水的遊客。

這是一連數日寫生的最後一張,畫山的渲染時,情緒放得很開,早已不在意山和雲的邊界或海和山的邊界,就在虛中帶出了點點石礫和三個紮實的紅衣人物。我覺得這張畫是這一階段我最愛的一張。應該很長一陣子都會嚮往畫出這張畫時的興奮和心情吧。

相關閱讀-- > 海之濱












2017年3月17日

Day3 雲山水/磯崎海岸


花蓮雲山水
寶虹水彩紙 300g 36 x 25 cm 粗紋
水彩寫生

往雲山水的早上,我心中有所猶豫,途經東華大學附近,穿透樹林瞥見一間馬場,林間有棟紅色斜頂小屋,白色柵欄內,馬兒低頭在綠草上晃蕩著。

因為沒停下車,那個畫面就始終在腦海縈迴著,令我頻頻回首。

到了雲山水,更加肯定我應該停車畫那馬場。這裡已不是十年前只有一棟房舍的雲山水了,路口兩旁小攤販叫賣著,大批觀光客在此進進出出。秘境早已不再,別墅林立著,施工中的卡車揚起塵土,拍婚紗人車直接開進草坪。

在林中,仍看到當年園區的一點影子,我嘲笑自己,日夜思念著伊人,但伊人早已青春不復。

2017年3月16日

Day2 松園別館/七星潭


花蓮松園別館
寶虹水彩紙 300g 36 x 25 cm 粗紋
水彩寫生

昨夜花蓮下了小雨,吃早餐時望見對街遠山好藍,天空灰白色,眼前大地在雨水洗滌後,一片清冷。

從松園別館的山丘眺望洄瀾,想起多年前曾在此參加詩歌節,詩中描述月亮由海中昇起的景像。如今眼前的寧靜,令人摒息,彷彿整個城市都尚未睡醒,只有我一人,流浪於此。我想對著腳下城市大聲喊叫,喚醒沈睡中的人們。

遠方木瓜山昨夜雨後初生的雲朵仍未飄散,太陽照射的角度漸高,白雲依稀染上一層鎘紅色,最終她們如朝露般,消散的無影無蹤。

駱香林

明月出東海,如鏡亦如盤。
銀河與星斗,闇闇霄漢間。
秋燈隔戶牖,風樹若奔湍。
浮雲寖已散,遙夜倏將闌。
候蟲衰竹裏,吟聲一何酸。
人情向溫暖,嗟爾耐荒寒。

延伸閱讀---> 洄濱夢繫

2017年3月15日

Day1 東澳粉鳥林/崇德安檢所


宜蘭東澳粉鳥林
寶虹水彩紙 300g 36 x 25 cm 粗紋
水彩寫生

那天說走就走了,才和朋友說自己想用走路環島,他們建議我先花東小試一下,別一開始就心太大,當天晚上就上網訂了花蓮青年旅館,也不管窗外下著小雨,執意要找回十年前失去的自己。

3月 1 5日早上雨停了,和內人輪流開車走北宜高經過蘇澳來到東澳。抵達時間約上午十點半。粉鳥林的海水還沒睡醒,近海泊著兩艘小船,船錨落在淺灘上。可感受到潮水尚淺,海水帶著秋香色的帝梵尼藍,綠色的花東石灘迎接我們到來。

2017年3月12日

宜蘭石城


宜蘭石城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搭火車往宜蘭礁溪,過了草嶺隧道後,貼著太平洋的山海間有個名為石城的小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不太有旅客下車,窄小的月台黯然失色,一條孤寂的天橋由月台延伸至公路,連車站都省了。看不到站務人員驗票,天橋盡頭,兩枝及胸的鐵桿上各有一台刷卡機,遊客自行刷卡出站,如果只想來此晃蕩一下,隨即搭下班區間車離開,連刷卡都可省了。

出站後約往北走1.2K即到達舊草嶺隧道前的一個小聚落。這兒較熱鬧,有烤香腸和租協力車的小店,從福隆騎協力車來此的旅客可在此和龜山島合照留念。

經由村中小路下探到海邊,石灘充滿了垃圾及漂流木,海浪被東北風吹上岸,白色浪花破碎成細小的水滴,如晨霧般彌漫著海岸線。遠處如鋸的礁石,零星站著釣客,眼下景色充滿蕭瑟及荒涼。

我本可畫那浪花和島嶼,但偏好海灘的荒蕪感。畫畢,離下班開往礁溪的火車只剩12分鐘,收拾了行囊後,小跑步趕回車站,踏進月台的剎那,火車剛好進站,細長而刺眼的燈束,筆直射向月台。進入車廂後,上氣不接下氣的癱坐在椅上,窗外一片鈷藍,龜山島在藍色的大海上浮沈著。

2017年3月3日

夢田


夢田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走在平衡木般的田埂,看著兩側如鏡的水面,整片天空被我踩在腳下。小心翼翼的走著,如果不慎失足,將跌入萬丈青空和白雲堆成的擁抱。






齊豫 

夢田

作詞:三毛
作曲:翁孝良

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
一顆啊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
一顆啊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

用它來種什麼 用它來種什麼
種桃種李種春風
用它來種什麼 用它來種什麼
種桃種李種春風 開盡梨花春又來

那是我心裡一畝一畝田
那是我心裡一個不醒的夢



2017年3月1日

北投復興崗


北投復興崗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山是青的,樹是綠的啊~唐代詩人孟浩然早在詩中說了,但我畫了兩年才真正見著,他漫遊吳越之地,想必當時煙雨濛濛,才得見此青山。

這一週來,母親已臨垂危之際,取消所有寫生活動,租了氧氣讓她戴上,從八月出院至今已苟延殘喘半年有餘。如今氣息微弱,只待吾姐返台見最後一面即送回安寧病房,屆時放棄生命輔助,等待上帝寵召。

復興崗地名很美,總喚醒喪志如我者,重新振奮,如天使警喻。當年有北淡線經過,後改為捷運,因原軌重建,景觀沒有改變,雖物換星移,人事已非,但老人家仍能乘列車懷念過往靜好歲月。

我寫生風景,很大部份是為了這兩年她臥床無法外出,只好把不同的風景請回家裡讓她欣賞。每每她看了風景,滿心歡喜,還會叫我裱框讓她掛在房間,我也得到心靈安慰,因著這種緣份和鼓勵,我也越畫越努力。

搭著捷運探訪春天信息,然而母親雙眼已無力張開,不能再看我為她帶回來的風景,也不能比起大拇指為我加油。這兩年的陪伴,我已在繪畫上得到她的遺愛。這是她給我最大一份禮物。

父親晚年告訴我,他搭著北淡線,在車廂中和母親相遇,於是展開追求。母親生性保守,絕口不提過往戀愛經過。

來到他們年輕時搭車駐足之地,看著灰色樓房和藍色七星山,相信當年這片青山也如此優美,年輕男女在戰後的復甦中,準備重啟他們的人生計畫。一轉眼,卻已要離開這眷戀相守的世界了。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走在雨中作曲者李泰祥,同為帕金森氏症患者。

走在雨中

作詞:李泰祥
作曲:李泰祥
編曲:塗惠源
演唱:齊豫

當我走在淒清的路上 天空正飄著濛濛細雨
在這寂寞黯淡的暮色裡 想起我們相別在雨中
不禁悲從心中生

當我獨自徘徊在雨中 大地孤寂沈沒在黑夜裡
雨絲就像她柔軟的細髮 深深繫住我心的深處
分不清這是雨還是淚

記起我們相見在雨中 那微微細雨落在我們頭髮上
啊 往事說不盡 就像山一樣高好像海一樣深
甜蜜綺麗彩虹般美麗往事 說不盡就像山一樣高
好像海一樣深 甜蜜綺麗彩虹般美麗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