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3日

宮崎定夫

 攝影&文字: William Wang
地點:義大利斐冷翠烏菲茲美術館前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大衛像(2000/03/08)正片翻拍


終於可以再去剪頭髮了,自從一月失敗的小呆瓜頭,足足留了四個月,才有足夠的長度再剪第二次。

人到中年,很難不驚覺外表明顯的改變,如果沒有一點中年的厚顏,那就只好永遠悼念逝去的髮線。隨著天氣暖化,髮線也如北極冰原般,悄悄往天頂的方向消融。然而,這種緩慢而不知不覺的版塊移動,是卑鄙的、是猥瑣的,擔心的不是一次徹底改頭換面,而是冰原最終殘留的形狀,是否符能合自己的期待。

設計師Lisa又不在,上次,她沒有注意我兩側已略高的髮線,僅為了製造空氣在髮中流動的效果,就胡亂在我頭上開了許多小洞,之後,我經由那幾個破洞,在鏡中窺見油亮的頭皮,很是礙眼,像穿著破了洞的褲子,露出底褲,如不小心掩飾,太陽下,肯定會泛出閃閃金光。

約半個月後,Lisa又打電話來關切,她問我自己整理頭髮時有沒有問題?我心想,褲子破了,還能換件不破的,頭髮剪了這幾個洞,可不是十天半個月能長得回來,只好無奈的表示一切尚可,還不急著再剪。

向田邦子「女兒的道歉信」第二篇,她對身邊的男性,有很棒的觀察,也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其中188頁寫她眼中的髮型設計師「宮崎定夫」

2009年4月28日

淡水有多遠

文字& 繪畫: William Wang
20090530 淡水紅樓三樓咖啡座遠眺眺觀音山  (淡彩實景寫生)  160g 15 x 21 cm  淡彩

最近,每天樂得騎乘大眾自行車,信用卡和悠遊卡一併輸入讀卡機,確認後,就可在信義區十一個停車點,任意借車還車。

我至今沒買小摺車,這一波鐵馬瘋,也徹底沒趕上,勤練小摺的朋友,已參加多次競賽,甚至遠赴台東,問他得了什麼獎,朋友說得含蓄,他說是「中年獎」,有名次沒獎牌,得心酸的,在我看來,中年了還有一顆赤子之心,實屬難得,這「中年獎」已是至高殊榮。至於朋友的邀請和勸說,我都敬謝不敏,只因我是一個主張多走路的人。

看著一台台嶄新的自行車,整齊地在信義路上一字排開,我終究還是忍不住上前打探了一下。一旁工讀生,親切前來服務,三分鐘後,我騎上一台波亮的橘色烤漆自行車,前方有一只鋁製置物籃,我將背包放入籃內,調整好座椅高度,恣意在信義區騎著鐵馬兜風。路人見我騎著悠遊卡租來的鐵馬,覺得新鮮;我騎在車上,看著路人們盯著我看的表情,更覺得有趣。

2009年4月25日

花蓮松園別館遠眺美崙溪口

文字&繪畫:William Wang
花蓮松園別館遠眺美崙溪口160g 15x 21 cm (2009/04/25)

兩次重繪曙光橋,仍無法達到理想效果,決定改用較薄、較白紙張,以明亮鮮活(vivid)色彩之風景插畫方式,表現花蓮美崙溪出海口之速寫風景。其實這幅由花蓮松園別館鳥瞰的海景,當初就是首選,但因少了單車和曙光的主題,因此降為次選。但似乎一切都已註定,最後還是非它不可。

淡彩插畫的風格,不像正式水彩,主題及風格都較嚴肅,顏色堆疊亦較厚重;淡彩畫作本身彩度和明度都高,即使不用刻意打上燈光,掛在房中也能看得很清楚,非常適合人文咖啡和民宿這種半商業半人文空間的風格。

淡彩一般來說明暗對比較弱,色階偏高(白),最深色大約等同於黑白照中的中灰色,色階再由中灰向白色延伸,下筆前最好先在同樣紙張上試色,才不致於不小心下了重色。畫面中不使用白色,因此用來表現自然天光的留白部份,儘可能細心布局,保持亮部及暗部的平衡。因為色淡,透出下方的白,其實各色本身彩度已高。因此其他如紅、黃、橘之類更高彩度的顏色,不可太多,僅用於點綴,以免破壞視覺延伸及集中的效果。 

2009年4月23日

花蓮市美崙海濱曙光橋

花蓮市美崙海濱自行車道行經曙光橋  300g 18 x 26 cm (2009/04/22)


有半年沒有畫畫了,卻不幸挑上一張構圖極複雜的風景。

花蓮市美崙溪口曙光橋,一條連接花蓮美崙海濱公園,南北自行車道的一條木橋。去年在花蓮,一天清早出門,在此見到了太平洋的日出。當時心中興奮又感動,就隨手拍了張照片。

因為木橋的複雜,一開始,在鉛筆構圖就花了很多時間,特別是橋上弧線木結構部份,很機械式的線條,比例及曲度要很精準才像,用手繪不易控制完美,但用尺規又失去手繪的線條感。

原本橋上的扶手,還有許多垂直的木欄杆,考慮上色困難,都省略了。

一開始碰上的問題,是天空中曙光的表現,濕中濕(Wet In Wet)的方法並不好控制,亮度最高的地方要留白,卻沒有留好。本來應該先畫雲,留白出曙光部份的橘黃,最後再上色。但一下筆順序就錯了,只好花功夫修改,想用擦拭法(Lifting Out)創造天光投射效果,但手上也沒有適當的棉花道具。

修改造成重覆上色,使天空顏色變得很深,接下來的陸地,只有跟著加深才行,淡彩效果在此已失敗了。花了近兩小時的構圖,也都白費了,無法修改是畫水彩最痛之處。

2009年4月9日

海獅


攝影&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中國觀光客參觀儀隊交接(2009/04/10)

肯德基推了新產品「明太子花枝捲」,廣告打得很兇,但就是想不通,為何每次看到這隻廣告都在半夜,想吃也沒辦法,只有流口水乾瞪眼,都對自己說了兩天,一定要找個時間試試,但怎麼睡一覺起來又忘記餓了。

日本料理有一陣子吃得特別兇,00、01年錢賺得容易,接連著去日本,到了當地,再參加Hato Bus旅行團。從賣票到穿黃制服的車掌導遊,沒人會說英文。還好同行的朋友會一點日語,至少聽得懂集合時間,但我卻連一數到十都有困難。兩個台灣人,混在日本人裡,全車都是歐巴桑和歐吉桑,一開始沒人發現,過了一會,有人聽到我們說中文。於是開始緊張,先怕我們不知上車時間,後又怕我們沒聽懂介紹風景歷史。可愛的小日本,真是善良又敏感。

其實我們就是靠著一本旅遊手冊資訊來導覽,除了集合的時間要小心別錯過,其他大小事,也就跟著人走就是了。

我們兩個假日本人,有時也會在景點上碰到台灣團和大陸團,不小心聽到他們的對話,特別是那些讚美和批評日本人的對話,有趣極了,就只好憋著不笑出來,硬裝到底。反正沒人會知道這裡頭,還藏著兩個假日本人。到了景區廁所,台灣人、大陸人爭先恐後搶著上,又不站在線外等,全都圍在小便池後排成一排。這時,我躲在日本團裡,以日本人的角度旁觀著,這群人還真是失禮。日本文化,特別注重替客人保住面子,除了無奈排在線外等,也不好上前糾正什麼。要是在美國,粗魯的老美早就跳出來制止了。

2009年2月18日

在我心中的那兩座山

圖片: 宋元趙孟頫之鵲華秋色圖(目前收藏於台北故宮)
文字:William Wang

半夢半醒之間,耳畔似乎隱約聽到一首歌,歌聲越來越清楚,於是我在夢中不自覺的跟著哼唱了起來,那是一種用情感來代替歌唱技巧的詮釋方式。女人聲音即輕且柔。我雙手交叉,枕著頭,漂浮在雲端,拋開了一些生命背後的煩惱,但那其實不是什麼浮雲,不過是每天陪我入眠的一張小床,雖然是在夢中,但我似乎也知道,一旦張開眼後,就再也聽不到女人美麗歌聲了。

一個介紹故宮國寶的節目,畫面定格在元朝大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上,我睜大著眼,瞪著那幅畫看,驚訝我所熟悉的那兩座山和風景,竟然出現在700年前趙孟頫的畫作之中。

我幾乎每次爬山,都分別由不同的山頂上,仰望著這兩座大山,而我卻在此穿越了時空,在另一個時間及地點見著了他。左方的山,方圓而平頂,右方的山,尖聳而陡峭,山頂有小峰。正如我日日遠眺所見的景致一般。

這幅畫卻是趙孟頫七百年前(1295)回到故鄉時,為好友周密(宋末雅詞派領袖)所畫。恰巧周密出生於濟南,因北宋未年的戰亂,南渡吳興,而南方人趙孟頫,卻因在山東濟南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一職,而住在周密老家濟南。他回來後,想和那位從小離開濟南的朋友周密描述北方的秋色,於是不僅為他講述濟南風光之美,還作此圖相贈。(好友當如斯矣)

2009年1月15日

天空藍(Cerulean Blue)

 攝影& 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台北101

台北,101背後的天空,浮著數朵溫柔的白雲,輕盈緩慢的飄過頭頂。雲隙間,透著背後的天空藍,這藍,雖不似盛夏海天蔚藍的耀眼,然而在眾多的藍色之中,天空藍卻有著一股自身的優雅及高貴脫俗的格調。

我經常這麼緩步在街上晃蕩著,即便近中午的傳統市場,亦能見我自慢其間的身影。在這一片鼎沸聲中,我仰望天地間所傳遞的真美。雖然並不是每一個日出日落都令我心生感動,但某個特別的時間;某個特別的風景,卻總另我心神蕩漾。

日前由淡水大度路往台北的路上,那一輪皎潔如銀盤的月色,懸浮在公路上坡的盡頭,我加速追趕,一路沿著公路上昇,彷彿即將衝出高架道路的斜坡,縱身躍入這輪銀盤之中。就在抵達盡頭之際,車道不知不覺的轉了彎,車頭偏離了月色,我踩足油門,加速追逐消失在檔風玻璃前方的月亮,直到車行至圓山,又再次見到她美麗的身影,而下了高速公路轉入建國高架之後,她已悄然遠離,我心中激情未歇,然而,愁悵之心卻已油然而生。

今日溫馴的天空藍,卻令我想到年幼時的往事。雖然如今已人事全非,但往昔的日子,總悄悄從記憶的墳場之中復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