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基隆港 3 基隆港西岸遊客碼頭
Arches HP 160g 28 x 19 cm
水彩寫生
心血來潮,搭火車去基隆畫畫,學習對複雜風景處理能力,基隆最適合畫船和建築,這些是難度較高的水彩寫生主題。
南港到基隆區間車約40分鐘,其實悠遊卡就可以上車,我卻大老遠跑去買張火車票。很懷念這小卡片,至少二十年沒買過車票。最後一次是1993年在資策會上課時,曾搭區間車往返中壢,當時剛有電腦售票,票卡很大張,方便電腦列印。
火車加速,鐵軌和輪子碰撞出節拍聲,喀嗒嗒~喀嗒嗒~~小時侯搭火車去台南大姑家,時間很長,不耐寂寞時,心裡就默默唱著歌,喀嗒嗒~成了歌聲的節拍。總覺得很疑惑,火車怎知我唱什麼歌,竟會跟著一起唱。
經過橋樑或隧道時,轟隆隆的風聲蓋過了拍子聲,再次進入阡陌田間,節拍又會出現,即可唱下首歌。
離站的電鈴聲,曾經熟悉而遺忘,小站也會用吹哨代替電鈴,這些好久前的火車記憶,都熟悉的又複習了一次,雖只短暫搭到基隆,卻如時光回溯,回味著過往,無比的甜蜜的日子。
-------------------
基隆港 3 是在 1和2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使用細目紙來畫,1和2都用粗目紙,雖然2已小塊處理,但邊緣仍太毛,這次3改用細目紙,果然在16開小畫剛好沒有毛邊。但細目水彩紙顯色較不飽和,如果畫8開可能要改用中目紙為宜,4開或以上則可用粗目紙。如此大畫不會太單薄。
基隆港 3一樣以線稿為底,先處理前景船和海面較細部份,要多次疊色表現出船和碼頭的明暗及塊面,之後再處理中遠景,這部份建築物可抽象簡化,利用破色法,多一點水在紙上撞色,表現大色調冷暖再處理窗戶及透視線條。最後處理天空,紙打濕後以濕畫法渲染雲朵。
20160611
基隆港 2 Homee Cafe
Arches Paper 300g 28 x 19 cm Rough
水彩寫生
Homee Cafe 位於基隆港東岸遊客碼頭內,挑高的落地窗可欣賞基隆內船隻和西岸的海關大樓及後方虎仔山上的KEELUNG地標。
-----------------------
基隆港 2 再次用粗面紙畫較複雜咖啡廳,缺點是小幅水彩邊緣線會有毛邊,但色彩卻較飽和。
基隆港 2 是接續前一張基隆港 1之後又來畫的,基隆港1失敗中學到不要先在水彩紙上鋪大色,因為覺得紙乾就先打濕鋪色的方法並不適合用在複雜風景寫生,主要是沒有吹風機輔助,不像畫室先鋪大色後吹乾再疊細節。寫生一旦太濕就要等很久,不如一開始就小塊小塊處理複雜景色。鋪大色只能用在自然風景寫生時中遠景構圖的處理,近景和複雜眾多細節的景緻要換一種畫法。
基隆港 2 以小心的鉛筆稿為基底,後再局部上色,最後明暗和線條的調整畫面。
20160610
基隆港 1
Arches Paper 300g 28 x 19 cm Rough
水彩寫生
從虎仔山望基隆港,一艘運送氣車的大船COS泊在東岸碼頭,這種複雜的景,最好不打稿用水彩直接畫,今天先舖大色,濕紙時用8B來勾線條,之後再上色。軟鉛筆在濕紙上會化開,鉛筆稿輪廓不明顯,上色後即消失。
基隆港之前兩次來此都是用鋼筆速寫,一直很怕用水彩直接畫這些複雜瑣碎的東西,今天算是新的嚐試,一步步克服水彩寫生無法畫複雜風景的問題。
心得是,複雜風景線條稿是必要的,可用小筆小塊小塊畫,像今天這種大色濕紙畫法,物件輪廓必定會模糊掉,除非耐心等乾再上色,不然要靠深色勾勒整理破碎的軟邊線,勾勒後乍看有點像鋼筆速寫線,不像水彩寫生。也是一種風格,但太接近於鋼筆速寫的風格,我個人並不喜歡。
小塊處理可將大物件色塊明暗表現出來,小物件和遠景物件再用簡化和抽象手法來表現。這是今天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