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

雨港夜色


雨港夜色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散步到市府捷運站,搭火車往基隆,參觀朱榮培老師「雨港戀情」西畫展。背包帶著畫具和煮咖工具,如果時間許可就在港邊享受一個人的咖啡。

朱老師為我一一介紹每張畫的故事和創作理念並講解美學思維,獲益良多,非常感激。離開時天色已暗,西岸碼頭燈火通明。我想既然已晚,何不畫完夜景再回去呢?也藉此實踐朱老師所傳授之心法。

特別記得他說「暗部先畫,天空後畫,墨破於水,水再破於墨,側線要美」。我覺得要這麼畫水彩,必先膽識過人。

頂著寒風,畫了港邊的拖船和西岸碼頭水波倒影。我很喜歡這張寒冬夜裡的港邊風景。顏色雖暖,其實現場冷得要死。

畫畢,仍堅持煮一杯一個人的咖啡再走,點上小爐火,寒風裡一絲暖意帶來心頭一陣溫馨,吃了小點心才搭車回去。

一個人的咖啡,為旅行畫下句點。



2017年2月9日

路邊攤


路邊攤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紅葉乃因整株大樹已垂死,樹下遍尋不著枯葉,堅持不肯離開大樹的葉兒們,凝結於死亡的瞬間,成為一株風乾的標本。

我在小攤上吃了一碗鱿魚焿和肉圓,打探著大樹的故事,卻一無所獲,她長年在此庇蔭著小店,擋風遮雨,老闆已報請相關單位堪察,卻得不到大樹死亡的真相。

烏來柯是北部中低海抜常見的大喬木,樹高可達20公尺,是樹木中的優勝者,樹冠位於樹群最上層,接受日光最多,其下再依附不同樹種,她的另一個名子叫「淋漓樹」是因為鋸活樹時會湧出大量樹液,像樹在落淚般。


河畔向日葵


河畔向日葵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下午五味畫醬和五筆約繪兩組寫生朋友們聚在一塊拜年,為此我添購了帆布裝備袋,矮桌及椅組,袋中裝著杯子、爐具、茶壺;慧敏和James 買了鴨趐、鴨肉、鴨賞;PeiPei 準備點心巧克力;Irene 帶素食可吃的紅豆和蔥花燒餅。

一群人在麥帥二橋下寫生,大家都住在松山、信義、大安區,離這兒非常近,紛紛隨性來橋下集合,凌哥騎著自行車,背著一個背包就來了。

本來明日要和五味畫醬寫生,但家母近日水腫氣喘,醫生來家中幫她開了止喘和利尿劑,這兩天要我多觀察,如果不能改善,就送回安寧病房。但年後野餐煮咖啡的寫生趴早在過年期間就喬定,為此還準備了桌椅組,所以只好取消明日五味寫生把兩組人約在一起。

今日很感謝謝吾友 Irene 傳授高明度高彩度的種花方法。原來要畫出高彩又高明度花田,先要大膽用高彩度來畫,甚至用筆桿蘸最濃顏料點在水彩紙上,等全部畫完半乾後再用尼龍筆把顏料洗掉,洗出來的白即為高明度部份。至於花的部份,用敲筆法比用點描法好看,局部局部敲,愈近點愈小,愈遠點愈大。

之前只會用薄薄的水來乾畫,這樣畫出來雖有明度,但彩度卻出不來,加了彩度,明度又不見,或是水不夠乾就添筆,水份又吃掉後上的顏色,總之很不好控制。看了Irene的示範,終於解了一直以來學不會的技法。

2017年2月4日

河濱花海


河濱花海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初八,彩虹河濱公園散步走路,共計6公里,落羽松旁記觀花海人潮一幅。

光線由雲隙漫開,面向天空,光是柔和的黃和紫,順著光,綠草上夾帶著黃光,陰影仍是偏暗的暖綠色。

一直以來要在台北找片花海都困難,這麼大個都市,卻欠缺愛美愛花之思維,國人要到北海道才能欣賞薰衣草花海 ,花博後,城市彷彿像間房子,少了花的點綴,家中的人們,心靈枯竭。

今日見吾友通知,可來此畫花海,即刻動身前往,一來稀有,二來還是稀有~











2017年2月3日

深坑草地尾的陽光


深坑草地尾的陽光
寶虹水彩紙 300g 30 x 22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立春之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今日走春,爬山寫生,正值良時。

春光和煦,郊山健行,忽見芒花光彩耀眼,駐足寫生,記下春光乍現的一刻。

今日全程共計9.6公里,多半是平路健走,緩上緩下,適合健行之路線。









2017年2月2日

社子島福安碼頭


社子島福安碼頭
8K 寶虹水彩紙 300g 38 x 27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兩點到現場還來不及寫生就被外勞召回,我媽自行抜了鼻胃管,只好趕回家帶他去醫院,待再回來時已過了下午四點半,雖然來回奔馳很辛苦,但努力總可創造雙贏,感謝各位畫友願意留下陪我再畫一張。這份寫生情誼,難能可貴~

特別是常明兄從公司趕來和我們會合,隔天還要下南部,晚上又答應留下來,閱歷豐富又非常有眼界的一位前輩,水彩造詣更是精湛。

可惜他工作關係,不能常參與我們交流。但今日歡聚暢談,大家都留下美好回憶,盼改日再聚。

2017年2月1日

基隆河快艇


基隆河快艇
8K 寶虹水彩紙 300g 38 x 27 cm 中粗紋
水彩寫生

昨日臨時謝兄約我出來寫生,平日他們都趕一大早,很少畫下午,難得約下午,我一口答應,謝兄另約潘老師,我又約了凌大哥,四人中倒有三人都是超過180公分的高個兒。

他的露營車很酷,裡頭什麼都有,簡直是個行動辦公室,我和凌哥到的時侯他們已打好草圖準備上色。一陣風先吹翻了潘老師的畫架,謝兄來幫忙,結果自己的畫架也被吹倒了。我趕忙開車到前方擋風,謝兄把露營車打橫在畫架前方,成了最好的擋風牆。

今天光色真美,雲朵帶著藍紫色,前方樹綠依舊飽和,微暖的鵝黃光使綠色草地泛著暖黃,水面冷如銀,水波暗如墨。

我挑了個企圖心很大的構圖,自己也沒什麼把握,不同角度已畫過多次,剛好潮水讓小船泊於小埠內,就借船為主題,山景和河景為配角。這樣放大前景的構圖有點廣角效果,船身誇張透視立刻為單調的水平風景構圖加分不少。

畫到一半驚覺不妙,如果要以小船為主題,這細刻的畫法並不宜於寫生,中遠景光色此時已表現,應捨棄細畫主題的念頭。此時凌哥叫我去看謝兄和潘老師的畫,他們雖然也把小船入畫,但沒有太著墨於前景,山和雲及水面的光色其實已夠豐富了。前景不管抓明暗還是抓色彩都夠了,線條輪廓可以放掉。

決定盡力表現好整體氣氛。把畫中抽象暗示部份提上來,增加情境感。大筆開始破色,當先前畫的輪廓破的差不多時,再用焦墨枯筆短而急促撇幾筆,隱約交待並加強視覺引導,最後壓低船頭及左下角明度,大塊暗面讓前景整體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