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西雅圖咖啡市貿店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0404 台北市西雅圖咖啡市貿店  15 x 30cm  模造紙寫字本 + 台製鋼筆

前兩天出了太陽,還以為就此可以天天寫生,結果昨天只是刮風,今天竟然下起雨來。

唉~無奈,中午幫老母刷牙,窗外下著細雨,聽著雨聲,她低著頭吟起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她氣若游絲,增添不少惆悵,這月是清明亦是我父親的忌日,好不淒然。

撐了把傘,沿著吳興街傳統市場走到街口,在基隆路上一間小廟旁,點了一盤炒米粉。小廟夾在大樓間,抬頭一看廟名「天月宮」,牌匾「萬應祠」,心想,是間陰廟,不過現代人忙碌,哪有人理會這些,還是與廟為鄰做著生意,招攬客人吧,活著的都顧不了了,誰有心情管死了的。

廟旁的炒米粉和肉焿都合我口味,當年我媽也靠著這一味,每星期日早上誘惑我去教會上主日學。彼時,三張犁尚未成今日繁榮,是個木寮加布棚搭建的傳統市場,其內有幾家賣炒米粉、肉焿、魚丸湯的小攤,一到假日,生意都特好。那時香菜便宜,不管是米粉還是肉焿,都是大把大把的加。近年美食街的炒米粉,都少了這一味。

餐畢,在二樓的小林髮廊剪髮,一開始還畫著鄰坐女客,後來剪著剪著就睡著了,待我清醒,一顆頭已十分清爽,如剛退伍的小伙子般。

五點,出了髮廊雨沒停歇,多麼尷尬時刻啊!離吃晚飯還早,但離喝咖啡的時間又超過了點。還是不能沒有咖啡,看著信義路上西雅圖咖啡廳落地窗邊一排空著的沙發,那可是我平日夢寐以求的搖滾區,不是嗎?不管了,鑽進去再說吧!

2014年4月6日

林森公園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0404台北市林森公園  15 x 30cm  模造紙寫字本 + 台製鋼筆


上星期天才去參加了母親家族長輩的喪禮,這星期天接著參加父親家族晚輩的婚禮,人生總是無常。不一定是春夏秋冬三言兩語能交待。

晚輩的婚禮在中山北路國賓飯店舉行,正好有機會速寫中山區風景,搭計程車經過南京東路時,發現南京線似乎差不多了,地上工程圍籬都已撤除。公車專用道也恢復了。這是台北市最後一條捷運工程,之後要等新北環狀線開到台北市,不知又是何年何月了。

南京東路上有一大片綠地,是由康樂公園和林森公園組合而成,分佔林森北路東西兩側。老台北都知道這兩塊地曾是違建木造房,候孝賢的電影「戀戀風塵」還曾在此取景。亦是著名的十四、十五號公園預訂地,發生多次火災,及數度抗爭波折之後於1997年2月24日正式拆除。

再早之前則是一片墓地,日治時代稱為三橋町墓地。台灣日治時期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安葬於此。今尚留大小鳥居各一,兀立於公園中央。憑弔這段歷史,也成為日人來台的觀光景點。

烏居後方有一大樹,黑漆漆的落光了葉子,她的名子叫「雀榕」,是一株很奇特的樹,一年之內能換葉兩到三次,一周之內就全身換完新葉。

每株雀榕都有自己的換葉時程,不跟著春夏秋冬走,剛長出的芽苞如同玉蘭花般,新葉是紅的,照光後會變成綠葉,白色的苞片(托葉)之後會脫落。

前方步道有一整排落羽松,近日已長出了翠綠色的嫩葉,細細小小的如羽毛般。落羽松雖名稱為松,其實是一種北美濕地沼澤的杉科。1901年引進台灣,全台都有種植,樹身高大筆直可達50公尺,秋冬後葉子轉為紅赭及褐色,為公園增添些許秋意。

2014年4月5日

永綏街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0404台北市永綏街博愛路口 15 x 30cm  模造紙寫字本 + 英雄鋼筆


今天是兒童節,在台北市找了一個非常有色彩;且非常鮮豔的街道來速寫。線條稿15分鐘,上色20分鐘,畫起來很豪邁,當時腦袋空白。不過筆觸線條都符合速寫的精神和味道。

位於中山堂和博愛路間有一小段路,名子很有趣,叫「永綏街」,聽這名子你就笑了吧!

之前來中山堂附近的大陸書局買樂譜都順便來此看看,因為博愛路上的三層樓房不高,且永綏街這兩排小葉欖仁很高很有味道,在冬天落葉後,非常有歐洲街景的意象。

上上咖啡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0405台北市延平南路上上咖啡 15 x 30cm  模造紙寫字本 + 台製鋼筆


清明節,和久違了的太陽再聚首,心情雀躍。

想念著昨天的顏色和風景,我彷彿摸索出上色順序,於是光和彩在紙上躍然,卻可觸而不可及。

小巷的盡頭有陽光,巷內有樹陰、招牌和咖啡廳。這不是拿相機遊客的風景,在相機中,小巷狹窄而漆黑。

「這風景真美啊!」,畫完線條稿後,一位路人讚嘆著,卻不建議我再上色,擔心破壞了美好的線條。

第一次有人,為我畫中的風景擔心,我內心高興,此刻,我的畫和看畫人的內心共鳴著~

2014年4月4日

黃花風鈴木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0403台北市吳興街220巷 15 x 22cm  模造紙寫字本 + 鋼筆


第一次看到黃花風鈴木是在2011年3月初的台南街道上,比起台北,南部的花期早了近一個月。當時因不識花名,就拍下花的樣子,遍訪植物圖鑑,終於找到了樹的名子。

台北不常見此樹,但恰巧住家附近的台北醫學大學門口有排老房子,陸軍保修廠軍營搬遷後,圍牆後方殘留兩株。遺留給附近居民欣賞。

畫水彩,黃色很難疊在橘、紅、綠、藍、紫之上,他是顏色中的君子,習慣獨來獨往,不同流合污。要他疊在任何顏色上,都必髒掉。

畫完房子的綠色後,要畫黃花時,心中暗自覺得不妙了,果然,這不合群的黃色怎樣都不肯屈就於綠色。還好之前筆觸間留下些小縫隙幫了忙,就把黃色填滿了縫隙,好歹還有幾朵黃花從中跳了出來。

2014年4月3日

櫃姐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0402 新光三越地下街 15 x 15cm  模造紙寫字本 + 鋼筆


明天是好友阿魯米的生日,大夥今天提前幫他慶生,我負責去新光三越買蛋榚,順便在美食街用餐。下午三點半,許多櫃姐著黑色衣褲,此時方來覓食,餐後,可能血液在胃中,體力不支,趴在桌上小憩。相信這是她們的中餐,下一餐可能是十點下班後了。

櫃姐總因工作需求而化妝的光鮮亮麗,但上班晚,下班晚,起床晚,吃飯時間也不正常,其實在美貎之後,也有不為人知的心酸。

如果今天是我的生日,許願時我會祈求「人類互愛,珍惜現在~」

2014年4月1日

信義安和路口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0331台北市信義安和路口 15 x 15cm  模造紙寫字本 + 鋼筆


這是信義安和路口,白天時,我用兩個紅燈時間速寫,為了回來再次挑戰夜景~這次不用正常白天畫法完成後再塗上薄薄的群青色,而改用淡淡黃色先分出有燈光的大亮部區域,再用大水量群青及藍紫及派尼灰敷上去,之後加入建物本身的赭色,再用大水量的清水,把他們洗得難分難捨。終於,這本模造紙寫字的小本子,被我操到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