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20 台北市大安區公館蟾蜍山聚落 Saunders CP Rough 190g 39 x 18 cm
每每我順著瑠公圳的遺址由信義區沿著信安街、臥龍街、芳蘭路來到蟾蜍山腳下,這一路最美的景點就是蟾蜍山下這片聚落。
台北很少人知道此處,三百年前,當時新店溪尚未淤積,河灣更靠此處,蟾蜍山和對面寳藏巖的觀音山兩山對峙,形成良好的關隘地形,清代1736年在此設立廨署,即後來公館的由來。此處為盆地南緣交通樞紐,亦為文山區之濫觴。後形成公館街區。
這座 128公尺高的小山,是最靠近台北盆地的一座山丘。日治時期,在蟾蜍山腳下,設立農試所,成為台灣大學發源的開始。
1945年美軍在此建置載波台並設立空軍作戰指揮部,將蟾蜍山劃入管制區,附近有美軍招待所及第十三航空隊,1953年軍方在此建造眷舍供軍人棲生,原名「克難村」後改名為「煥民新村」,家喻戶曉的張菲和費玉清兄弟童年即在此住過。歌手五佰年輕隻身北上時亦曾落腳。
在羅斯福路未開通之前,進出新店台北皆由蟾蜍山鞍部而過,如今這條古道仍在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2弄,而通往景美萬盛街那端已成為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信所。
2011年煥民新村39戶遷出,預計於 2013年拆除。但在名導演侯孝賢等人聲援下暫時逃過拆除命運。
2014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報組成專案小組進行文化資產價值鑑定會勘後,決議將蟾蜍山登錄為文化景觀,後續保存之規劃,將在山坡地安全前提下,以自然生態、集體生活記憶、學校後續活化運用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