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
2015年6月3日
人間
人間系列
穿黑色外套的女子
模造紙 21 x 10.5 CM 松竹蘿莎 Sketch Books 110g
水彩速寫
在 228公園寫生巧遇凌大哥,閒談間一位小姐前來觀看作畫,周大哥邀請她當大家的模特兒,我順便練習水彩人物速寫。小姐姓張,苗栗人,上來台北參加活動。開會時間還沒到,來公園逛逛正巧碰到大家在畫畫,她本身也喜歡繪畫,很健談,對人信任,有著開朗的性格。
人間系列
穿無袖連身裙的女子曉茹
模造紙 21 x 10.5 CM 松竹蘿莎 Sketch Books 110g
水彩速寫
曉茹略有豐腴之美,穿著一襲水綠無袖連身裙,露出香肩,側身盤腿席地而坐,姿態讓人覺得親切,裙子遮著大腿露出膝蓋,對我來說這種體態兼有人物的性感與端莊。調整燈光之際,畫下她全身姿態。做為半身像構圖的參考記錄。
2015年6月2日
練筆
台北市中正區國立台灣博物館蓮花池
模造紙 21.6 x 14 CM Rosa 110g 蘿莎純木漿繪圖本
水彩速寫
星期二我搭捷運出門,隨便找一站下車,附近繞一繞,找個小景練習,完成這一天速寫練習功課,主要練車廂人物,但也練習水彩筆法。
上車後開始練筆,大約總要過了五六個站之後手腕才開始靈活。我慢慢了解,繪畫中有些元素是要平日不停的練習,就和練習樂器或練習舞蹈是一樣的意思,不是會不會畫的問題,是要天天練,只有日積月累,才能練成一筆到位。
書法、國畫、水彩、線條....這些要練的東西和音樂舞蹈一般,關鍵在於執行的當下不能被重復或修改,成敗與否,在執行瞬間就決定了。
當然有些媒材的特性是可不停修改,如炭筆、油畫、粉彩,雖可修改或重疊,但如一再修改,也會變得髒和瑣碎。要想行雲流水,則還是要不停的練習。
線條雖然一般認為可以再畫一條或用橡皮修正,但對於一張完美的速寫來說,這種修改會降低速度且使畫面變髒。
席勒的線條最為人稱道,最近看了他早期人物速寫,當時線條並不順暢,表示他並非一開始就畫出優美的弧線,其實還是練出來的。線條在畫面中有修飾和裝飾的作用,好的線條,適當的點綴和強調,可使畫面的氣氛增添不少。
在大安站上來幾位學生,看我在速寫一位女同學,他們不解,一旁小聲的說,幹嘛用畫的,直接拍就好了。
他們不懂用線條把所感動的事物畫下來時,心裡想著的不是光圈或快門應該調到多少。是像一台掃瞄機,從頭到腳,不管顏色或身上的配件,甚至手腳指甲油的顏色圖案都鉅細靡遺放進腦海資料庫中。
在新公園蓮花池旁寫生,這個景平常就有許多美工科同學來此練筆,今天也不例外,一會兒,身邊已圍了一群觀看者。
我停下筆,轉頭環顧了他們清澀的臉孔,目光交會,他們面露欣羡。我知道,水彩對他們來說很難,我所能夠的事,對他們來說是種表演,表演的曲目叫一筆到位,他們不知,是練來的,只有不停的練習,才能完美。
2015年6月1日
三位一體的繪畫元素
台北市中正區國立台灣博物館清代騰雲號和台鐵九號展示間
模造紙 21.6 x 14 CM Rosa 110g 蘿莎純木漿繪圖本
水彩速寫
早上煮咖啡時想通了一些事情,畫速寫畫了一陣子後,終於也可以自在的畫水彩速寫和寫生了。其實說是水彩速寫,也可算是小幅水彩寫生,只是因為沒有正式的用水彩紙和畫板,時間又很短,所以我一般覺得這樣的水彩寫生只能算是水彩速寫吧?
寫生也好速寫也好,總之,一幅彩色的畫就像一個樂團奏出一首曲子,唯有線條、明暗、色彩三者協調才能畫出生動的作品。
我沒有受過美術教育,也沒有人教過我水彩或油畫。我憑著對繪畫的喜好,隨手塗鴉,以鋼筆練習風景速寫和人物速寫,這些過程我不知不覺學會用線條創造空間和掌握形狀的方法,也學會了空間中的透視方法。
接著我因為畫肖像而練習素描,在素描中我不小心學會了比例分割的美感和塊面明暗的構成及掌握物相的結構。我的線條不再是二維,得到素描工具後,線條可表現出三維的透視結構和光源的方向。但我仍保有速寫中快速描繪物相形體的速度和線條的趣味。這在日後對我水彩寫生時起稿有很大的幫助。
之後我開始寫生,寫生中,慢慢學會了畫面氣氛和色彩掌控,天空中的色溫、光色和固有色,並以冷暖對比的方式凸顯主題。
當色彩融入了線條和明暗的結構之中,總算可以隨手快速寫生了。
算一算,從ipad 2開始練線條到鋼筆風景速寫,線條造形就練了兩年。兩年,透視消點及比例終於正確了,才把畫面中物件收納在同一消失點。
又花了一年,練習素描,練到一眼把空間中大明暗關係看清楚。之後再花了半年水彩寫生,把光色、固有色及環境色看清楚。
煮咖啡時我想通了,現在的我,其實在享受交響樂各聲部完成後的成果,並非是偶然,過去經常失敗,每次出門都帶著僥倖,其實畫壞是因為各聲部不到位,待各部到位後,自然水到渠成,隨心所欲畫出心裡所看到的風景,這已不再靠著運氣好壞來決定了。
2015年5月31日
蘿莎純木漿繪圖本
台北市萬華區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模造紙 21.6 x 14 CM Rosa 110g 蘿莎純木漿繪圖本
水彩速寫
下午去師大幫雯娟 和 Russell 採購蘿莎純木漿繪圖本,之後沿著和平東路來到桂林路水匣門外的華江雁鴨自然公園速寫。
蘿莎是一本偏重於Sketching的速寫本,特別適用於炭筆、粉彩或鉛筆之類的的媒材,但因吸水性好,可局部渲染,也適合拿來做為鉛筆和水彩之間練習用。
粗面的內頁對鋼筆並不友善,但對於代針筆或簽字筆卻還好。硬殼,內頁紙色微黃,如山度士水彩紙般的色澤,水彩顏色剛上色時非常鮮艷,但乾後顏色滲透會變淡變灰。很像水彩紙般的特性。可用來練習控制明度、彩度和水份之間的比例練習。
畫的時侯可依水彩紙上色方式,先薄塗(Wash)舖上大色,再加重彩度及加深暗部。一般純木漿紙並不適合水多的薄塗,但這蘿莎繪圖本很輕,應該製程中有加入回收紙,纖維很多,水份很快就滲入下層,表層乾得很快,不像一般模造紙表面光滑,水量一多會留在紙表,要等很久才能乾。
一般如果是畫鉛筆速寫後再上淡彩,4B以上最好,我目前用4B覺得剛好。水彩上了後仍可保有鉛筆的線條,但如果要更像水彩畫的效果,鉛筆宜用2B,2B以上太硬,在粗面偏軟的蘿莎紙質上跑不動。
今天我試著以水彩畫的效果來用這本子,先以2B鉛筆起稿,並以如洗筆水般很薄的顏色上灰藍色,再上黃赭色來畫天空雲彩,兩色間以濕縫合方式銜接,效果比我用水彩紙銜接得更自然些。在左下濕地草叢部份用濕中濕渲染,亦有效果。後排灌木林及高架橋及房子都用疊色技法。亦很好。飛白效果昨天畫公園草地時試過,沒有問題。
目前有8.5" x 11"及 5.5 x 8.5" 兩種尺寸 ,我個人偏向用小本子,因為紙張110g 大張紙吸水太飽後不易乾,接下來要疊色就很困難,但小本就不會,以小本面積來說 110g能承受較多水量。更適合拿來練筆。
訂閱:
文章 (Atom)